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補鈣能防腎結石!醫揭「正確吃法」:錯了真會釀悲劇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只要腸道有足夠的鈣,草酸就能與之結合,一起排出體外,以避免產生腎結石。(圖/取自張家銘的臉書)

▲只要腸道有足夠的鈣,草酸就能與之結合,一起排出體外,以避免產生腎結石。(圖/取自張家銘的臉書)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因腎結石引發外界關注,醫師張家銘表示,預防腎結石,除了多喝水,還需要補鈣。因為腸道中若有足夠的鈣,就會結合血液中的草酸,再一起排出體外,不會進入腎臟。正確補鈣方式包含與食物一起吃,最忌「空腹吃鈣片」,這會讓鈣游離在腸道中、未與草酸結合,直接被吸收進血液,再由腎臟排出尿液,這會讓尿鈣濃度過高,反而容易形成結石。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其臉書表示,許多人以為腎結石是因為鈣惹的禍,其實恰恰相反,草酸才是腎結石產生的元凶。草酸來自許多健康食物,例如菠菜、堅果、濃茶、巧克力等,這些食物在腸道中,若未遇到鈣,草酸就會被吸收到血液,再經腎臟排出,最後在尿液中與鈣結晶沉澱成「石」。

「但只要腸道中有足夠的鈣,草酸就會和它結合,一起排出體外,不會進到腎臟。」他表示,正確補鈣很重要,常見許多錯誤方式,如下列3項。

1. 空腹吃鈣片。這讓鈣游離在腸道中找不到草酸,直接被吸收進血液,再由腎臟排出尿液,這會讓尿鈣濃度過高,反而容易形成結石。

2. 單次補太多。研究指出,每日攝取鈣質應該控制在1000~1200mg,過多反而壓垮腎臟調節負擔。

3. 忘了搭配飲食一起吃。鈣應該和三餐一起吃,特別是搭配含草酸的食物,這樣才真的發揮「抓住草酸」的保護作用。

張家銘建議,民眾補鈣要注意下列5原則:

• 與三餐一起攝取鈣質,尤其是吃了菠菜、堅果、可可類食物時。

• 優先選擇天然鈣來源:牛奶、豆腐、起司、芝麻、小魚乾等。

• 若需補鈣劑,選擇含碳酸鈣或檸檬酸鈣類型,且餐後補充吸收最佳。

• 控制每日總鈣攝取在1000~1200mg,勿過量。

• 有結石病史、腎臟病或代謝異常者,建議先做評估,再補鈣。

#柯文哲涉案遭收押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