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募款的背叛/募資金流揭秘 「工程款」繞大半地球回流私人帳戶

記者彭光偉、王為璜/土耳其報導
 
前言
「台灣中心」成立的初衷,是為敘利亞難民提供庇護、教育與職業培訓,讓逃離戰火的難民在異地重建生活。這場募款行動,承載著台灣社會的愛心與善意,然而,這筆善款是否真正用在幫助難民?
 
在土耳其大地震發生之前,台灣民眾已捐助超過千萬元,支持台灣中心的運作與擴建計畫。但《三立新聞》追蹤財務紀錄、匯款水單與內部錄音,發現這筆善款的流向不僅缺乏透明度,甚至有部分資金直接進了私人帳戶。當募款承諾與實際執行出現落差,這筆來自台灣的善款,到底是用來救助難民,還是成了少數人的籌碼?三立新聞跨國追查,還原這場「資金轉運戰」的全貌。

募款千萬,資金流向出現異常

2021年4月,由國際人道建築與教育協會(下稱建築協會)執行長裘振宇發起的「台灣中心維運募資計畫」募得約一千七百萬新台幣,扣除手續費後,淨額約一千三百三十萬元。然而,這筆善款的流向卻出現異常。

根據《三立新聞》獨家取得的內部財務紀錄,其中折合台幣約五十七萬元的款項早在2021年4月13日成功匯入土耳其台灣中心。同年八月,第二筆約九百萬元則匯入雷伊漢勒市政府。但令人不解的是,剩下的三百三十萬元卻在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間,以五筆款項的形式,分別匯入裘振宇在德國與英國的私人帳戶。

貝殼放大的匯款明細。(圖/台灣中心吹哨者)

貝殼放大的匯款明細。(圖/台灣中心吹哨者)

匯款土耳其有困難?吹哨者揭疑點

針對外界對資金流向的質疑,裘振宇解釋,因為直接匯款至土耳其有困難,因此才先透過私人帳戶作為「中繼站」,再將款項轉入土耳其。協助台灣中心募資的貝殼放大執行長林大涵則補充,「銀行的確有告知,土耳其被列為洗錢高風險國家」,因此增加了匯款難度。然而,曾在國際人道建築與教育協會任職的吹哨者卻對此提出異議。他指出:「土耳其確實有洗錢防制法規範,但款項匯入土耳其並不困難。我離職後才發現這筆資金的問題。」

事實上,從貝殼放大的匯款紀錄來看,早在將款項匯入裘振宇的私人帳戶之前,就已經有兩筆募資款成功匯入土耳其,為何銀行在此之後才聲稱「匯款至土耳其有難度」?這樣的說法與實際匯款紀錄明顯不符,也讓資金的處理方式顯得更加可疑。此外,究竟是誰決定改由裘振宇的私人帳戶來轉匯土耳其?對此,林大涵表示,這是「開會討論後的決定」,但裘振宇則稱這是「貝殼放大提供的建議」。雙方說法不一,使得這筆資金的流向更顯得耐人尋味。

在向裘振宇求證的過程中,他多次要求記者「看臉書」,聲稱所有收據和聲明都已經公告,但台灣中心臉書公告的單據與內容,都是在2023年地震之前的紀錄,往後的支出以及地震善款的使用多數未進一步公布,且許多收據也被台灣與土耳其兩地的吹哨者指控做假,裘振宇非但不願進一步說明,還打苦情牌稱:「誰不知道錢進我户頭,就是死罪。就讓我死罪一條,能救台灣中心就好。」

▲三立新聞記者詢問裘振宇為何透過個人帳戶轉匯募資款項,裘振宇說是貝殼放大建議匯到私人戶頭。(圖/三立新聞)

「工程款」繞大半地球,最終回流私人帳戶

流入裘振宇私人帳戶的台幣三百三十萬元究竟用在何處,至今無法查明。但根據國際人道建築協會的財務資料,《三立新聞》發現,裘振宇利用協會帳戶作為金流中繼站,以私人帳戶匯入建築協會四十一萬歐元(約一千三百萬新台幣),要求協會開立近一千七百萬台幣的捐款收據給專案捐款人,隨後又要求協會將這筆款項匯回他的私人帳戶。建築協會吹哨者表示:「當時收到這筆匯款時,裘振宇馬上要求將錢匯到他的德國戶頭,但卻沒有提供合理的用途解釋。」

▲國際人道建築與教育協會吹哨者提供匯款水單,指裘振宇自歐洲匯款進入協會帳戶後,又隨即以營建支出名義將錢匯進德國私人戶頭。(圖/國際人道建築與教育協會吹哨者提供)

▲國際人道建築與教育協會吹哨者提供匯款水單,指裘振宇自歐洲匯款進入協會帳戶後,又隨即以營建支出名義將錢匯進德國私人戶頭。(圖/國際人道建築與教育協會吹哨者提供)

《三立新聞》獨家取得的協會帳冊與土耳其帳務資料顯示,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期間,裘振宇及其伴侶共進行9筆海外匯款,金額合計四十一萬歐元,匯入建築協會帳戶。裘振宇在臉書上聲稱「因第二期工程與營運款項需求孔急,故理事長裘振宇與其家人額外指定捐贈一筆款項,先匯至協會,再匯入理事長裘振宇海外個人帳戶,再轉匯至土耳其當地帳戶,用以及時支付當地工程與營運之需求。」若真台灣中心工程用錢孔急,裘振宇卻如此大費周章地讓這筆工程款繞了地球大半圈,而且台灣匯土耳其有困難,既然要捐款,何不直接從歐洲匯進土耳其呢?

然而,《三立新聞》進一步查證發現,這筆資金並未實際支付給任何工程廠商,卻全數以「支付工程款」為名義,最終回流至裘振宇的私人帳戶。

裘振宇在被問及由協會轉匯至歐洲個人戶頭的資金是否匯進土耳其時,明白地說「沒有」,還改稱滯留歐洲的款項是用來支付「台灣中心人事行政事務費」,至於如何支付?裘振宇說:「用現金、信用卡或匯款,只要帳單來就付。」被問及由誰控管這筆費用,他回:「我控管,有人紀錄與收集收據,收據在臉書上。」這與其在2023年2月22日在臉書上公布「全額均轉匯至台灣中心計畫使用」大有出入。

▲官方2023年2月22日發文稱轉匯至裘振宇德國戶頭之募資金額以全額轉匯至台灣中心使用。(圖/翻攝自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臉書

 

▲裘振宇對話截圖說德國帳戶的錢都沒有匯進土耳其, 這些錢都是用來做人事費用(圖/三立新聞)

▲裘振宇對話截圖說德國帳戶的錢都沒有匯進土耳其, 這些錢都是用來做人事費用(圖/三立新聞)

偽造收據?獨家音檔曝裘振宇施壓員工逼簽名

為了讓財務紀錄「看起來合法」,裘振宇不僅利用金流「繞圈」,甚至施壓員工偽造財務文件。裘振宇要求瓦力在偽造匯款紀錄的文件上簽名,認證裘振宇已經將9筆由建築協會匯入私人帳戶的款項,「匯入」了土耳其台灣中心。然而,這些款項根本未曾入帳,瓦力因此拒絕簽署文件。《三立新聞》獨家取得關鍵錄音檔,在對話中裘振宇承認自己和先生的匯款,就是在洗錢。

▲青山會計師事務所寄信給瓦力並要求其在時限內回傳確認收到募資款項的證明文件(圖/三立新聞)

▲國際人道建築與教育協會執行長裘振宇,致信給時任台灣中心學會會長暨台灣中心專案經理瓦力,要求其確認已經收到文件中所列之募資款項(圖/三立新聞)

瓦力與裘振宇的對話清楚顯示,瓦力拒絕簽署這份假文件,但裘振宇仍強硬要求:「你只要證明台灣中心有收到錢就好,不需要證明協會收到錢。」甚至進一步表示:「這些財務紀錄沒有人可以公開,因為我們內部的財務紀錄只有會計能看到。」試圖想盡辦法說服瓦力簽名。

但瓦力清楚自己的處境,偽造文書除了違反當地法令,自己從敘利亞難民的身分,好不容易入籍土耳其,一旦違法,面對的嚴重後果恐怕是難以承受的,寧可丟了這份工作,也不願為裘振宇的違法行為背書。

瓦力回憶,當他拒絕簽名後,裘振宇索性「代簽」,直接在文件上以自己的名字,簽署一份回函給會計師,自稱「已收到款項」,形成荒謬的「自己回應自己」的財務紀錄。「這根本是欺騙台灣政府。」

裘振宇最後是否回傳了自行簽名的文件給會計師事務所,或是另找其他人簽名,瓦力無法得知,不過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臉書於2024年7月21日發布貼文,稱委託「青山永續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抽樣核對集資款項支出,比對國內外匯款明細,並訪談利害關係人,「證實當年台灣捐款與海外轉帳款項,集資計畫所約定之受款單位確實已收到集資款。」《三立新聞》向當時負責簽證的青山會計師事務所求證,對方表示,當年負責簽證的會計師在募款活動結束後已離職,事務所對此不願回應。

愛心捐款變調,台灣善款的信任危機

「台灣中心」的募款計畫,曾承載台灣社會的善意,卻在金流運作中出現諸多疑點,甚至涉及善款流入私人帳戶、公私帳混淆、財務紀錄造假等問題,已經明顯違法,吹哨者曾經於2023年向調查局舉發,查了兩年都沒有下文。當年的捐款是否真正幫助了難民,至今仍無法獲得確切答案。

這場金流追蹤,揭示的不只是個案,更暴露出台灣公益募款監督機制的重大缺陷。面對台灣社會的善心,未來如何防止類似事件重演,才是最值得關注的問題。

 

更多內容請見「以台灣之名 募款的背叛」專題報導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