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工具機產業疲弱不振或與生產思維有關。(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近期盛傳政府管制高階工具機業者出口俄羅斯,掐斷業者生存命脈;經濟部澄清:出口管制措施係與美、歐、日等友盟一致,違反者不僅違反我國相關法令,友盟亦將採取罰則。
由於近年來工具機產業受國際環境發展不佳,許多業者陷入轉型困境,近期傳出是因為政府管制才導致工具機產業受阻。不過實則不然,工具機產業已經疲弱多年,財信傳媒董座謝金河就曾言,若不放棄「大色貨」改生產思維,工具機產業不會好。
不少業者也有因為客製化訂單受惠者。對於制裁俄羅斯一案掐斷工具機命脈,經濟部發出新聞稿強調,俄羅斯111年2月入侵烏克蘭後,主要國家均加強對俄羅斯制裁及出口管制;以美國為例,除限制包括電子零件、工具機在內之軍商兩用貨品不得輸出俄羅斯,更要求所有以美元交易之銀行不得受理管制貨品出口俄羅斯的金融匯兌,並將凍結違反管制措施業者(包括外國廠商)之美國資產;歐盟則已發布16輪制裁措施,針對金融、貨品管制實施嚴格限制;日、韓等國亦共同響應。
經濟部自111年4月起針6度公告輸往俄羅斯及白俄羅斯高科技貨品管制清單,管制範圍與友盟一致;另,為使業者瞭解我國及國際管制及制裁俄羅斯趨勢,經濟部年度均舉辦15場以上宣導會,部分場次邀請國外官員、律師擔任講師,向業者說明主要國家制裁之域外管轄效力。上述做法目的在協助業者取得友盟關鍵零件及維護我國產業聲譽。
經濟部為積極協助我機械業者分散出口市場,113年起提供20億元予中國輸出入銀行辦理機械出口貸款,提供資金及利息優惠;並加碼補助公協會及個別廠商海外參展攤位補助。此外,於國際大展中辦理整合行銷活動及媒合洽談會,並邀請海外買主來臺洽談,以強化我智慧機械品牌形象,協助業者掌握國際市場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