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中心/綜合報導
9月15日就是中秋節了,對許多獨居長者來說,佳節不能與親人團圓令他們份外感傷,有些人觸景傷情甚至會選擇走上絕路,雖不會用激烈的手段輕生,卻可能在生病時不願就醫,或者不願吃東西,用「漸進式自殺」的方式讓身體日漸衰弱、凋亡,台南市衛生局心理健康科科長陳月英指出,如果長者突然改變行為,或者是交代後事、將身邊的物品逐漸送出,可能就是想要輕生,需多關心留意。

▲許多獨居長者用「漸進式自殺」結束自己生命。(示意圖/攝影者simpleinsomnia,Flickr CC License)
根據《聯合報》報導,華山基金會台南中西區站長蘇妘芸表示,曾服務一名老婆離開、孩子不在身邊的鍾姓老翁,他獨居在小套房裡,罹患咽喉癌、腫瘤已幾乎和頭一樣大卻拒絕治療,蘇妘芸有次去看望他時,發現送給他的麥片與奶粉皆未拆封,鍾翁腫瘤爆裂、不斷流血,床上滿是乾了又濕的血跡,蘇妘芸好不容易聯繫上鍾翁的遠親,苦勸半天他才願就醫,但2天後、農曆年前鍾翁就過世了。
久病厭世、憂鬱症是許多獨居長者輕生的殺手,季節轉換和年節也成為自殺高峰期。以台南市為例,從衛福部統計數據來看,2011年有88位65歲以上獨居長者輕生,2014年、2015年則各降為81人與71人,今年1月至6月則有49人,輕生人數看來逐年降低,但獨居長者以不就醫、不吃飯的手段「漸進式自殺」,死因雖歸類為「疾病」、「自然死亡」,卻成自殺黑數。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0800-788-995(0800-請幫幫-救救我)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
※ 反霸凌專線:0800-200-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