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沒有血便!她出現「3特徵」醫不安 一驗驚是「大腸癌」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胃腸肝膽科醫師葉秉威指出,一名60多歲病患雖未出現血便和排便習慣改變,但考量她高齡、身材豐腴、皮膚蒼白,擔心她身體可能有異狀,檢查果真患有大腸癌。(圖/PIXABAY)

▲胃腸肝膽科醫師葉秉威指出,一名60多歲病患雖未出現血便和排便習慣改變,但考量她高齡、身材豐腴、皮膚蒼白,擔心她身體可能有異狀,檢查果真患有大腸癌。(圖/PIXABAY)

大腸癌初期通常沒明顯症狀,若出現排便習慣改變、腹痛等,可能都已是第二期,不過從外觀或許能看出端倪。胃腸肝膽科醫師葉秉威分享案例,一名60多歲病患被安排做大腸鏡,原本預計2個月後檢查,患者雖沒出現血便和排便習慣改變等疑似大腸癌症狀,但考量她高齡、身材豐腴、皮膚有些蒼白,要求盡快受檢,一驗果真確診大腸癌。

葉秉威在臉書粉專表示,日前一名60多歲女患者就醫,糞便潛血檢查呈現陽性,便要求病患做大腸鏡,對方馬上答應,但希望由醫師進行,他查看行程後,發現排得非常滿,必須等到6月多,「當我抬頭望向她時,一種很奇怪的感覺告訴我,她可能有些狀況。」

葉秉威提到,患者沒做過大腸鏡,而且相對高齡、身材豐腴、皮膚看起來有點蒼白,經過詢問後,對方並無血便或排便習慣改變,沒有出現大腸癌的症狀,但他仍不放心,要求患者近期找其他醫師做檢查,而回診查看病例時,發現患者果然罹患大腸癌。

葉秉威不禁感嘆,「人有時真的要相信自己的直覺,做了上萬支大腸鏡老司機的第六感,還是滿可信的!」根據國健署大腸癌篩檢指引,大便潛血陽性,建議在半年內做大腸鏡,拖得越久,大腸癌比例越高,平均潛血陽性病患,約5%大腸癌風險,1%是晚期大腸癌,拖到1 年,大腸癌比例升至10%。

點擊收看【完整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_J8om99hqU&t=7s
▼「不吃肥肉」還是爆血管、膽固醇超標!醫破迷思「1類膽固醇」越多越好:可多吃鮭魚!「膽固醇低」害性慾盡失!恐是"肝硬化"末期!專家示範「超慢蹲」降血脂!同步提升好膽固醇!(影片來YouTube-祝你健康頻道,若遭移除請見諒)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LIVE直播中】春天強音樂盛典 屏東三大日音樂節!
大數據推薦
GCS 2025 春季例行賽W7D2-2025/04/13《Garena 傳說對決》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