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林昀萱報導

▲一圖搞懂4類人防疫SOP。(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台灣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升溫,中央流行指揮中心昨(10)日公布新增50780例個案,再創新高。隨著越來越多民眾確診,指揮中心也滾動式調整防疫政策,究竟「確診者、入境者、密切接觸者和其他民眾」該怎麼做?一張圖秒懂防疫SOP。
◆確診者7+7
指揮中心表示,如果你是一般輕症或無症狀確診者,就要進行7天居家照護,直到無症狀或症狀緩解且距發病日或探檢日滿7天,可解除隔離,無須採檢;解隔後進入7天自主健康管理階段,無須快篩就可外出,但禁止前往人潮擁擠處,也不能去餐廳內用、聚餐及聚會。
◆入境者7+7
從國外入境,要先經過7天居家檢疫,入境時進行採檢,7天期滿且當日快篩陰性者再進入7天自主健康管理,此後無須快篩就可外出,但禁止前往人潮擁擠處,也不能去餐廳內用、聚餐及聚會。

▲密切接觸者匡列原則。(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密切接觸者3+4
確診者的同住親友或同宿舍室友、同班同學及同辦公室或同工作場域密切接觸同事(九宮格)視為密切接觸者,從和確診者最後接觸(第0天)隔日起算居家隔離3天,收到接觸者匡列時進行快篩,結束後進入4天自主防疫,快篩陰性可外出(必要時);學生須在自主防疫期滿次日快篩陰性才可上學。禁止前往人潮擁擠處,也不能赴餐廳內用、聚餐及聚會。
◆其他民眾
自我健康監測:密切接觸者的接觸者,若密切接觸者快篩陰性後可解除監測。與確診者同個工作場域(高風險-24小時內,無適當防護,長時間接觸15分鐘以上),無症狀有接種3劑疫苗滿14天者,健康監測至最後接觸日滿7日。避免前往人潮眾多、餐廳內用及參加聚會聚餐。
自主應變對象:確診者的同班同學、同場域工作者。依「企業因應疫情持續營運指引」,採自主應變措施,含依感染風險程度實施防疫假、停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