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燃油車也能減碳!Mazda以永續燃料挑戰北極極端氣候

圖、文/永續新聞網 

在全球汽車產業邁向淨零碳排的大趨勢下,純電動車(EV)雖成為發展主流,但對許多尚未淘汰的燃油車而言,如何有效減碳、善用既有技術並延長過渡期,成為目前全球交通部門減碳的另一大課題。

Mazda以永續生質燃料進行極地實測,展示燃油車仍有低碳轉型可能。(圖/永續新聞網)

▲Mazda以永續生質燃料進行極地實測,展示燃油車仍有低碳轉型可能。(圖/永續新聞網)

近期,Mazda在歐洲展開一項極具象徵性的挑戰:12輛搭載最新2.5升e-Skyactiv G輕油電引擎的CX-30 SUV,完成了一段超過1,344英里(約2,160公里)、從瑞典南部出發、穿越芬蘭、最終抵達北極圈內挪威特羅姆瑟(Tromsø)的極地路線,全程只使用100%第二代永續生質燃料(Sustainable Biofuel),在嚴酷環境下測試內燃機技術的減碳可行性。

極地測試:零改裝車輛、真實道路、零下20°C極端氣候

Mazda此次測試並非概念車或特製樣車,而是市售量產版本CX-30,僅針對極地行駛加裝雪地用鋼釘胎(studded tyres)以應付暴雪與低溫。參與駕駛的包括專業車評、汽車媒體與社群影響者,整趟行程耗時3天,模擬一般用戶真實駕駛情境。

儘管途中氣溫多次降至零下20°C,Mazda表示,12輛CX-30平均仍達到超過40mpg(約每公升17公里)的油耗表現。根據官方計算,光是這次單趟旅程,每輛車便可減少約317公斤二氧化碳排放,相當於一台電動車充滿電約13次的碳排量。

農業廢棄物轉化的永續燃料,形成「短循環碳循環」

Mazda此次採用的燃料由英國SUSTAIN公司提供,屬於第二代生質燃料(advanced biofuel),與早期以玉米、棕櫚等糧食作物為原料的第一代生質燃料不同,該技術主打使用農業廢棄物(如秸稈、植物殘渣)作為原料,不會與糧食生產產生衝突,並可就地收集與生產。

其核心原理是: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已吸收大氣中的CO₂,這些碳透過燃料在引擎中釋放後再回到大氣中,整體碳排「不新增」,因此被視為「碳中和燃料」。這也與傳統汽油從地底開採化石碳源、造成額外碳釋放的方式根本不同。

SUSTAIN執行董事David Richardson表示:「永續燃料不只是替代汽油,它是目前道路上數千萬輛內燃機車最立即可行的減碳解方之一。」

Mazda歐洲:不是每個人都能開電動車,燃油車也能永續轉型

在純電車崛起的今日,Mazda選擇不同路線,推動所謂的「多元驅動技術策略(multi-solution strategy)」,不單壓寶電動車,而是同時持續優化內燃機、發展氫燃料、以及推動永續燃料應用。

Mazda英國董事總經理Jeremy Thomson強調:「我們相信汽車能源轉型不該只有單一路徑。很多地區尚無完整的充電基礎設施,也有許多消費者無法負擔價格更高的電動車。」

他透露,Mazda在日本已啟動藻類燃料、合成燃料與生質燃料的引擎開發計畫,並已正式加入歐洲eFuel聯盟(eFuel Alliance),與保時捷、奧迪、空中巴士等企業共同倡議低碳合成燃料政策。

永續燃料政策全球起跑,歐盟、日本、G7加速投資研發與法規鬆綁

隨著淨零目標的逼近,全球多國已逐步將永續燃料納入政策體系與法規架構:

歐盟已於2023年通過《ReFuelEU Aviation》,要求航空業在2050年前使用至少63%的永續航空燃料(SAF)。

德國、日本則透過政府補助與研發資金,加速推動e-fuel(再生電力轉化合成燃料)量產。

美國加州在LCFS(低碳燃料標準)中納入生質燃料信用額度,提供業者經濟誘因。

G7氣候與能源部長於2023年共同表態,將支持低碳燃料技術投資,作為「交通去碳化的多元技術選項之一」。

儘管純電車被視為最終方向,但業界普遍認為,「短中期內需要搭配多元減碳選項,包含CCUS(碳捕存)、替代燃料、與燃油車轉型技術」,才能實際達到階段性減排。

分析:碳中和交通不是一條單行道,內燃機仍有退場緩衝解方

從Mazda這趟極地挑戰可以看出,永續燃料結合現有內燃機技術的潛力仍未被充分認識與利用。目前全球仍有逾13億輛汽油車在道路上行駛,即使所有新售車都轉為電動車,也需要數十年才能全面汰換。在這樣的現實前提下,如何讓「已經存在的汽車」也參與減碳,將成為過渡期的關鍵策略。

正如SUSTAIN執行長所說:「這不是要否定電動車,而是要讓更多人知道,還有其它可立即減碳的方法可以選擇。我們必須要把所有牌都打出來。」

對產業而言,永續燃料不只是技術選項,更是供應鏈重構與政策協調的系統工程。從原料端的農業廢棄物收集、到煉製、儲運與加油站轉型,都需跨部門協作。而消費者對新燃料的認識、接受度與價格敏感度,也將影響其市場化速度。

結語:下一步是什麼?

Mazda的北極實測為永續燃料打開了更大想像空間:是否能建立區域性低碳燃料供應鏈?是否能讓油車延壽10年而非汰換?是否能形成與電動車並行的雙軌減碳模式?

未來10年將是全球交通能源轉型的「關鍵實驗期」,而這一場由Mazda策劃、由農廢燃料驅動的長征,可能正是「多技術併進解方」的最佳縮影。

外稿
【三立新聞網免責聲明】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ESG永續新浪潮

作者簡介
為您整理全球 CSR ESG SDGs 的最新訊息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