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55歲司機尿不乾淨釀尷尬危機!醫:這樣拉開解危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一名55歲計程車司機,兩年前被診斷出攝護腺肥大,因為擔心藥物副作用與手術風險,遲遲不願治療。長時間開車讓他無法即時如廁,甚至因「尿不乾淨」導致車內飄散異味,影響乘客搭車體驗。直到乘客頻頻投訴,他才意識到狀況不對,趕緊就醫。經醫師評估後施行微創攝護腺拉開術,術後當天即可返家休養,不到一週就能順暢如廁,成功擺脫長年排尿困擾以及尿騷危機!

尿速變慢、小便分段?醫:小心是攝護腺肥大的警訊

攝護腺肥大為熟齡男性常見問題。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50歲以上近半數男性受攝護腺肥大所擾,隨著年齡增長,罹患率也逐步攀升,80歲後更高達八成男性日常生活品質受排尿影響。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泌尿專科高偉棠主治醫師提醒,男性如廁可留意是否出現尿流變慢、細弱無力、排尿中斷或需要分次解尿的情況,甚至排尿後仍有頻尿、急尿、夜尿等情形,都可能是攝護腺肥大的早期警訊。若置之不理,長期下來恐導致膀胱失能,嚴重將影響腎功能,增加洗腎風險。高醫師強調,切勿將攝護腺肥大視為老化正常現象,若有相關症狀,應及早諮詢泌尿科醫師,掌握黃金治療時機,以免延誤病情,造成不可逆之危害。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泌尿專科高偉棠主治醫師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泌尿專科高偉棠主治醫師。

「傳統手術vs.新型微創拉開術治療」差在哪?醫揭最佳選擇關鍵

高醫師表示,攝護腺肥大治療可分為「非破壞型」與「破壞型」兩大類。初期治療通常採取藥物控制,透過攝護腺肌肉放鬆劑或縮小藥物減緩症狀,需長期服用也有副作用;若不想長期依賴藥物,微創攝護腺拉開術是較溫和的選擇,利用4至6條束帶拉開攝護腺,改善排尿問題,對組織損傷小、恢復快,可不用放尿管。至於破壞型治療,如傳統刮除手術、雷射或水蒸氣消融,雖能有效移除阻塞,但術後需放置尿管、恢復期較長,也可能影響射精與排尿功能。

現行攝護腺肥大治療,建議需經由醫師評估選擇合適的治療

▲現行攝護腺肥大治療,建議需經由醫師評估選擇合適的治療。

高醫師分享,治療方法的選擇通常取決於病情的嚴重程度。對於初期患者,通常會先考慮藥物治療;若藥物效果不佳,則可進一步考慮手術治療,患者也可根據自身需求和預算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高醫師指出,若希望快速恢復、不影響性功能,微創攝護腺拉開術可做為優先選擇,手術僅需10至30分鐘,且大多數患者術後無需放置尿管,當天或隔天即可返家,是現代男性治療攝護腺肥大的新趨勢。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