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Ford強化供應鏈碳控 鋼鋁採購轉向低碳材料

圖、文/永續新聞網

隨著全球淨零排放目標的壓力不斷升高,汽車產業的脫碳挑戰已不僅限於車輛尾氣排放,更延伸至涵蓋鋼鐵、鋁、鋰等原物料的供應鏈。美國車廠Ford近日在其2025年股東會報告中指出,該公司已從377家供應商收集到溫室氣體排放資料,較2022年增加20%。此舉反映出車廠對供應鏈碳足跡的管理逐步成熟,也預示著汽車產業正進入「供應鏈減碳」的新戰場。

在全球氣候政策與投資人壓力推動下,Ford大幅提升供應鏈碳排揭露,並承諾採購低碳鋁與近零碳鋼,反映汽車產業減碳戰場正延伸至材料上游。(圖/永續新聞網)

▲在全球氣候政策與投資人壓力推動下,Ford大幅提升供應鏈碳排揭露,並承諾採購低碳鋁與近零碳鋼,反映汽車產業減碳戰場正延伸至材料上游。(圖/永續新聞網)

供應鏈碳排占比逐年攀升

根據Ford的數據,其供應鏈碳排約占總排放量的11%,其中高碳材料如鋼鐵與鋁貢獻顯著。為此,Ford承諾到2030年將採購的鋁中有10%為低碳鋁,鋼材則將包含「近零碳」鋼鐵,並與戰略供應商簽署非約束性合約,積極部署低碳原料採購。

然而,這些措施在Green Century Capital Management等投資人看來仍屬「願景型承諾」,缺乏與減碳目標對應的具體路徑規劃。該機構提出股東提案,呼籲Ford應比照Volvo與Mercedes-Benz,加入國際鋼鐵永續認證倡議「ResponsibleSteel」,並明確整合鋼鐵供應鏈減碳路徑至其氣候風險管理架構中。

政策觀察:供應鏈碳揭露與低碳採購成新監管趨勢

事實上,不只是股東壓力,法規也正推動企業深化供應鏈減碳。歐盟「企業永續報導指令」(CSRD)與「企業永續盡職調查指令」(CSDDD)皆要求企業揭露與監控其供應鏈的環境與人權風險。尤其是CSDDD草案,原本要求企業「系統性」審查整體供應鏈,雖在近期歐洲議會決議後有所緩解,但仍要求企業對已知高風險供應鏈進行盡職調查。

在美國,SEC擬議的氣候揭露規則亦預計涵蓋範疇三(Scope 3)排放,迫使企業揭露來自供應鏈與產品使用階段的間接排放。雖然最終版本預料將有所調整,但供應鏈碳排的資訊揭露已成全球趨勢。

技術與標準將成關鍵支撐

面對供應鏈碳控壓力,單靠資料回報難以因應。企業必須投資於供應鏈碳足跡測量工具、導入產品生命週期分析(LCA),並參與如ResponsibleSteel、Aluminum Stewardship Initiative等第三方標準機制。這不僅有助於強化供應鏈透明度,更能透過標準認證作為採購條件,向上游施壓推動脫碳。

同時,政府政策也應加強支援企業低碳採購,透過公部門採購標準、稅務優惠、綠色貸款等手段,引導產業鏈投資綠色材料與製程。尤其對中小供應商而言,若無政策協助,轉型壓力恐難以承擔。

結語:供應鏈減碳是新競爭力的核心

在全球產業鏈逐步重組之際,供應鏈減碳能力正成為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門票。Ford的供應鏈碳揭露與低碳材料承諾,反映出產業對未來市場與政策趨勢的敏銳反應。然而,只有當企業將永續採購與供應鏈治理視為核心競爭力,而非附屬項目,才能在這場低碳轉型的競賽中搶得先機。

外稿
【三立新聞網免責聲明】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ESG永續新浪潮

作者簡介
為您整理全球 CSR ESG SDGs 的最新訊息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衝二階!《罷免太縱酒》之夜 ‧ 年輕人站出來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