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心/林昀萱報導

▲固倫榮憲公主墓在1972年被發現,她的屍身歷經240年毛髮留存情況完好沒有腐爛痕跡。(圖/翻攝百度百科)
龍袍是古代帝王的象徵,但1972年考古學家卻在內蒙古一處墓地中發現一具身穿龍袍的女屍,歷經240年出土身體毛髮留存情況完好沒有腐爛痕跡,但在大腿處有明顯血跡。經過出土遺物鑑測和翻閱古籍,考古學家認定這是清朝康熙皇帝最寵愛的女兒固倫榮憲公主的墓穴。
綜合陸媒報導,1972年內蒙古赤峰發現一座清朝古墓,讓人意外的是墓中女屍身著龍袍,要知道在古代只有皇帝才可以穿龍袍,即便是歷史上唯一一個女皇帝武則天,下葬也僅是用皇后的規格。這座墓地的發現讓考古學家驚奇不已,經過考究得出結論,這座墓地的主人是康熙帝的第三個女兒榮憲公主。
榮憲公主是榮妃所生,在她出生之前,也是由榮妃所出的兩個女兒均已夭折,因此真正意義上來說,固倫榮憲公主是康熙的長公主,自小就受到康熙的寵愛。她長大後為了清朝的安定,被安排嫁給當時的蒙古首領烏爾袞,兩人婚後舉案齊眉,烏爾袞對於清朝也相當忠誠,康熙有五個女兒都是嫁到了蒙古,但是康熙卻只探望過榮憲公主且次數高達四次,除了有政治因素外,也可見唐熙對榮憲公主的厚愛。

▲固倫榮憲公主深受康熙皇帝喜愛。(概述圖/翻攝百度百科)
在康熙第一次廢掉太子後不久,康熙就親自下旨,詔榮憲公主回京探視父親。清朝對公主的管制是很嚴格的,出嫁後的公主基本是沒有回宮機會的,而康熙在自己最難過、內心最脆弱時,把這個女兒叫到身邊,可見她在康熙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康熙四十八年,康熙重病,一度曾難以起身自理。公主聞得皇父患病,日夜不停趕回京都,衣帶不解地照顧皇父飲食睡眠,親自料理煎湯熬藥,早晚問安,關心備至。皇上病癒之後,對公主降旨褒獎說,「公主克誠克孝,竭力事親,諸公主中爾實為最。」於是將榮憲公主由和碩公主晉固倫公主。
雍正六年榮憲公主去世,時年56歲的榮憲公主逝於巴林草原,她的兒子為她建造了一座豪華陵墓,陵寢規模宏大,占地面積超5000平方公尺,除了稀世珍寶陪葬外,最受注目的就是身上穿著的龍袍。這件龍袍有別於帝王服上繡的九條龍,周身以金絲串珍珠織成神龍八尊,雙肩、前胸後背都有一條行龍點綴,做工精美,估計所用珍珠約十萬顆。這件龍袍現金被收藏在內蒙古赤峰博物館。
據《大清會典》記載,在順治11年之後,皇后、皇貴妃也被准許可以穿著這類龍袍。專家推斷,這件龍袍是康熙賞賜給榮憲公主,除了彰顯她高貴的身分也表達對她的愛護。至於公主大腿上的血跡,由於公主死時已經56歲按理來說已無生理期,且身分貴重專家也排除死後被侵犯或傷害的情況,最有可能的就是屍體自己出現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