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擁抱天然建材:開創可持續建築的未來

圖、文/永續新聞網

擁抱天然建材:可持續建築的新未來。在全球面臨氣候危機的當下,建築行業正在積極尋找更加環保、可持續的建材來取代傳統的高碳排放材料,如鋼筋和水泥。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數據,全球建築業佔了約39%的碳排放,其中水泥生產更是主要污染來源之一。為了降低建築對環境的影響,許多建築師和開發商正轉向天然建材,如石材、夯土、木材、稻草捆(straw bale)及近年來備受關注的「麻混凝土」(Hempcrete)。

突破傳統建材,天然建材在結構、環保與美學上的多重優勢正引領建築業的革新。 (圖/永續新聞網)

▲突破傳統建材,天然建材在結構、環保與美學上的多重優勢正引領建築業的革新。 (圖/永續新聞網)

英國《建築學報》(Architects' Journal,簡稱 AJ)近期探討了一系列以天然建材打造的創新建築,展現了可持續建築的多樣性與無限可能。這些案例不僅強調了環境友善的設計,也顯示出天然建材在結構耐久性、節能性以及美學價值上的優勢。

傳統與創新交融的石材建築

英國牛津大學新學院(New College, Oxford)近期落成了一座獨特的粉紅砂岩建築,由建築師大衛·科恩(David Kohn)設計,外觀融合了現代流線造型與傳統石雕工藝。這座建築的亮點之一是24座精雕細琢的動物雕塑,包括穿山甲、金鼴鼠、大象、巨嘴鳥和叢林夜猴等。這些雕塑不僅展現了高超的石雕技藝,更是對氣候變遷影響下瀕危物種的隱喻,提醒人們環境保護的緊迫性。

這項工程集合了多方專業的力量:雕塑由藝術家Monster Chetwynd 與石匠Fergus Wessel共同打造;建築外立面則由英國著名石材承包商Grants of Shoreditch負責建造。此外,動物雕塑的選定還諮詢了進化生物學教授Ashleigh Griffin,以及著名作家Katherine Rundell,確保這些雕塑不僅具有藝術價值,也承載生態學的教育意義。

石材作為一種天然建材,歷史悠久且耐用,適用於各類建築風格。與水泥相比,石材的製造過程能耗較低,並且可以回收再利用。此外,石材建築的耐久性極高,可減少翻修和重建需求,進一步降低碳足跡。

低碳材料推動可持續建築

隨著全球建築業逐漸擁抱環保材料,越來越多設計師選擇使用低碳、生物基材料。例如,英國Tuckey Design Studio設計了一座夯土(rammed earth)住宅,夯土技術以生土為主要建材,並透過層層壓實形成穩固牆體,這種建築方式既具有良好的保溫性,也能有效調節濕度,提供更舒適的居住環境。

另一方面,Citizens Design Bureau則運用稻草捆建造了一座「淨零碳」的歡迎中心。稻草捆建築不僅隔熱效果優越,還能將農業副產品轉化為高效建材,減少廢棄物並促進資源再利用。

值得關注的是,倫敦的Nimtim建築事務所近期完成了一項採用「麻混凝土」(Hempcrete)和木材打造的住宅擴建案。Hempcrete是由工業大麻纖維與石灰混合而成,不僅具備良好的保溫性與耐久性,還能在生長過程中吸收二氧化碳,是一種優秀的碳負排放建材。

Nimtim共同創辦人TimO’Callaghan表示:「這是一種任何普通建築工人都能輕鬆學習並實施的技術,讓更多的家庭能夠選擇低碳、健康且環保的建築材料,這令人非常興奮。」Hempcrete的應用範圍廣泛,除了住宅建築,也已經被運用在學校、商業建築以及歷史建築的翻修工程中。

可拆卸建築與木結構的新可能性

除了傳統天然建材外,可拆卸建築(demountable architecture)與木結構(timber frame)建築也成為永續建築的重要趨勢。這些設計不僅提高了建築的靈活性,還有助於資源回收與再利用。例如,建築師Fran Williams在伊爾福德(Ilford)設計了一座以木材為主的可持續食品市場,該建築可以根據需求進行拆卸與重組,減少建築廢棄物並延長使用壽命。

木材作為建材的優勢在於其碳儲存能力:樹木在生長過程中吸收二氧化碳,並將其封存在木材結構中。相比水泥與鋼鐵,木材的製造過程所需的能源更少,且可再生性高,因此被視為未來建築行業的重要材料。

根據芬蘭的研究數據,使用木材建築可以降低約30%的碳排放,並且在正確管理下,森林資源的永續利用可以確保供應穩定。這使得木建築成為許多開發商與建築師青睞的選擇。

未來展望:天然建材如何改變建築行業?

隨著全球對氣候變遷問題的關注日益增加,建築業也必須重新思考其對環境的影響。天然建材的應用正在改變我們對建築的傳統認知,並為未來創造更環保、更有創意的建築可能性。

這些案例不僅證明了天然建材的可行性,也展現了建築師如何透過創新設計,將環保理念融入現代建築之中。無論是夯土、麻混凝土、木材還是石材,這些材料的回歸不僅是對歷史工藝的致敬,更是建築界對氣候變遷問題的積極回應。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設計的創新,可持續建築的時代正在到來——讓我們一起擁抱天然建材,打造更美好的未來。

外稿
【三立新聞網免責聲明】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ESG永續新浪潮

作者簡介
為您整理全球 CSR ESG SDGs 的最新訊息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