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育道/台北報導

▲台大校園徵才博覽會今日盛大登場,超過330家企業與450個攤位搶台大人才。(圖/記者李育道攝影)
台大校園徵才博覽會於今日盛大舉行,今年活動以「未來人才進行式 – AI領航 × 職涯無界 × 創新無限」為主題,連結超過330家企業與450個攤位,涵蓋數位科技、綠能、半導體、金融、製造、智慧醫療等領域,釋出超過4萬個職缺,總職缺數較去年成長100%。
今年值得關注的是,全球政經局勢變動,因應未來產業趨勢與人才需求,186家企業開放不限科系的跨領域職缺,150家企業招募AI相關人才,還有170家企業開放僑外生應徵,顯示產業對多元專業與國際人才的高度需求。

▲台大校長陳文章表示,臺灣在全球高科技產業中舉足輕重,而人才是最重要的支柱與資產。(圖/台大提供)
台大校長陳文章表示,臺灣在全球高科技產業中舉足輕重,而人才是最重要的支柱與資產。邁向百年的台大,始終致力於培育優秀人才,積極回應企業對跨域、創新與永續人才的需求。透過與國內外企業合作,強化學生的國際視野與實作經驗,提升國際競爭力,為高科技發展與全球永續轉型提供動能。
每年的台大校園徵才博覽會都是產業趨勢前哨戰,台大則在這場變革中扮演關鍵推動者,透過產學合作鏈結企業與未來人才。好比宏碁首度推出「總經理助理實習生」計畫,讓學生近距離學習企業決策,深入決策核心圈,培養未來領導力。隨著AI產業蓬勃發展,宏碁積極拓展AI Business,廣邀AI人才加入。
另外隨著全球企業將永續發展(ESG)從願景轉為行動,永續綠領人才需求仍夯。獲選美國《時代雜誌》全球 500 大永續企業的台泥,啟動數位智能領航師(Digital Intelligence Navigators, DIN)計畫,直屬企業團總執行長張安平辦公室,尋找數位與 AI 人才。獲選者將接受為期3個月的跨事業體培訓,並與臺灣、中國大陸、歐洲跨國夥伴合作,快速養成產業關鍵知識,進入台泥的全球決策核心,參與智能電網專案、碳排管理、供應鏈 AI 最佳化、能源預測與智能儲能,推動台泥跨產業、跨國界的數位與低碳轉型。全球供應鏈重組使跨國企業強化國際人才布局,對具備跨文化溝通與國際視野的專業人才需求大幅提升。

▲每年的台大校園徵才博覽會都是產業趨勢前哨戰。(圖/台大提供)
陳文章表示,台大將持續強化學術研究與產業應用的連結,打造前瞻性學習環境,幫助學生培養適應未來變局的能力。他也期許透過與企業深度合作,讓台大學生在瞬息萬變的全球市場中,具備更多創新與競爭優勢。
而今日開幕現場,人潮滿滿,超過330家企業與450個攤位中,每個攤位都有不少學子詢問,尤其是半導體相關產業,包括緯創、聯發科、廣達等等,其中又以時下最熱門的台積電攤位上人潮最多,不少應屆畢業生已近一步尋求工作機會。

▲其中台積電攤位上人潮最多,不少應屆畢業生已近一步尋問工作機會。(圖/記者李育道攝影)
一位柯姓台大機械工程系碩士畢業生向《三立新聞網》分享,自己剛當完兵,得知徵才博覽會後,特地來看看有沒有工作機會,「就算是時下最熱門的半導體相關科系畢業、頂著台大光環,也會怕找不到工作」。
對此,台積電指出,此次徵才開放多樣職位,如電機(子)、電信、光電、物理、材料、機械、資工(管)等理工科系,以及商管、企管、財金、經濟、會計、數學、統計、人資、心理、教育、勞工、法律等管理相關科系的應屆畢業生,或具備相關經驗的人才投遞履歷。薪資方面,碩士畢業新進工程師的平均整體薪酬高達新台幣220萬元,歡迎相關科系同學來應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