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15個胃食道逆流的壞習慣。(圖/翻攝自程涵宇營養師臉書)
「喝咖啡、吃甜食,又讓你胃食道逆流嗎?」此耳熟能詳的廣告詞,也揭露了在台灣胃食道逆流的盛行程度。營養師表示,據統計,台灣每4個人就有1個人有胃食道逆流的症狀;雖大吃大喝後容易引起胃食道逆流,但胃食道逆流就是長期忘了照顧自己,忽略了飲食生活而會發生的;胃食道逆流與15種不規律飲食和生活習慣有關,包含常吃宵夜、吃太飽、菸酒、睡太少等,不過靠「9個關鍵」可有望改善症狀。
營養師程涵宇在臉書粉專「程涵宇營養師」及個人網站提及,相信不少人有胃食道逆流的經驗,大概只有幼兒沒有過胃食道逆流,而「胃食道逆流就是長期忘了照顧自己,忽略了飲食生活而會發生的」,不是吃一週藥、吃3天健康餐、早睡早起就可一下子康復的。
她說,胃食道逆流有「胃酸逆流」與「火燒心」兩個典型症狀,前者會嘔酸水或一直有液體要衝上來的感覺,睡覺時還可能被嗆醒;後者則是在脖子到胃的這截部位會有灼熱感。研究也發現,胃食道逆流與以下15種不規律飲食和生活習慣有關:
1、吃宵夜-胃食道逆流患者要在睡前3小時停止進食,因為通常90%的固體食物從胃中排出可能需要長達4小時。
2、吃太快-恐胃脹。
3、吃太飽-會短暫的下食管括約肌鬆弛增加。
4、吃太油-吃得太油炸、油膩,好油、壞油都算。
5、吃太燙-恐造成胃粘膜傷害。
6、吃太多高脂肉
7、晚餐睡覺間隔太短-小於3小時,逆流風險增加。
8、飯後隨即躺下。
9、久坐。
10、便秘-腸道無法排空,連帶就會向上擠壓到胃部,造成食物容易往上衝。
11、抽菸-逆流性食道炎。
12、喝酒-影響食管下括約肌張力。
13、運動少。
14、睡太少。
15、穿太緊-如束腰、束帶等。
總之,飲食和生活方式、肥胖、抽菸都與胃食道逆流有關,也真的很容易反覆發作,故規律的飲食、好的生活習慣,包含吃東西定食定量、吃七分飽、睡前三小時不吃東西、不吃宵夜、不喝含糖飲料、避免甜食、戒菸、減肥、夜間症狀患者的床頭抬高20公分等9關鍵,就能夠改善並預防胃食道逆流再次發生。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吸菸害人害己 戒菸可減少健康的危害
吸菸能導致肺癌、心臟血管疾病及肺氣腫
孕婦吸菸 易導致胎兒早產及體重不足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