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信用小白陷負債輪迴!租賃三雄納管《金保法》能終結高利放貸亂象?

文/林良昇/今周刊

一支網路動畫影片、近百名大學生受害的詐騙案,讓「先買後付」等新興借貸亂象浮上枱面,融資租賃業務量高達7千多億規模,卻因監管力道不足逐漸失序,政府與業者必須聯手補破網。

2023年,網路暴紅的動畫影片《山道猴子的一生》,講述年輕人透過融資租賃公司推出的「先買後付」(BNPL)服務,無卡分期付款購車,最後無力償還、以債養債的悲歌。

近年來融資租賃公司亂象不斷,衍生不少糾紛,民間團體持續關切, 認為將業者透過立法管理才是解方。(圖/今周刊提供)

▲近年來融資租賃公司亂象不斷,衍生不少糾紛,民間團體持續關切, 認為將業者透過立法管理才是解方。(圖/今周刊提供)

同年底,逢甲大學也爆出近百名學生捲入無卡分期詐騙案,這類新興借貸模式,是由不肖業者與融資租賃公司簽約提供BNPL服務,慫恿消費者以無卡分期購買車輛、3C等產品,衍生諸多爭議亂象。

長期關注新型債務現象的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吳宗昇指出,新興金融借貸的爭議樣態,包含假買賣真貸款、合約不透明、被收取高額代辦費,以及過度放貸、未對借款人進行徵信等,「很多行為違反常識,大鑽法律漏洞。」

從2023年一起簡易民事判決來看,阿豪(化名)以15萬元將機車賣給和融資租賃公司合作的小盧,再分36期、每期5千多元,共計18.9萬元向小盧買回機車,該分期付款債權則讓與融資租賃公司。

這就是「假買賣真貸款」樣態,看似商品交易,實際上是借15萬、還18.9萬元的借貸行為。儘管換算下來,借貸年利率未超過《民法》的上限16%,但判決書揭露,阿豪借得的15萬元,事先被經手的中間公司扣除了一筆高達4.5萬元的「金融代辦服務費」,實際上只借到10.5萬元,若將此筆計入,年利率高達43.4%。

租賃業近5年業務規模大增

像阿豪這類信用小白、無工作薪資證明或負債比過高的對象,因為無法向銀行貸款,可能透過融資租賃公司借貸,陷入負債輪迴。專長債務訴訟的律師趙興偉手中,就有數十件類似案件,「最近5、6年特別多」。

除了走上法庭的案件,據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統計,每年與融資租賃公司相關消費爭議也多達3、4百件,政府監管不足的弊病逐漸浮現。

事實上,融資租賃服務已存在數十年,是許多不易向銀行借貸的中小企業法人的重要融資管道。據金管會資料,市占約9成的台灣前三大融資租賃公司(中租、裕融、和潤)的業務規模連年上升,從2019年共計4千億元業務量,飆升到2023年近6千7百億元,5年成長約6成7。

一般而言,提供中小企業法人融資的爭議性較低,但仔細檢視這三家公司2023年的業務規模占比,衍生亂象較嚴重的BNPL業務和個人車輛融資,合計就高達47%。

(閱讀全文…https://btoday.cc/7f8j93)

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478期)
閱讀更多文章,歡迎加入今周刊粉絲團&LINE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26歲賺到上億,卻死在這波暴跌!少年股神懺悔:開最大槓桿賭反彈,帳戶每天斷頭...短短幾天,九位數歸零
https://btoday.cc/7f8gdn

股市血流成河,巴菲特卻狂賺119億鎂!股神2筆交易「連子孫都滿意」:傳家寶級投資5心法,散戶照做也能贏
https://btoday.cc/7f8gfr

00679B存股3年還在虧!失去「資金避風港」功能,20年美債CP值太低,連巴菲特都搖頭:投資債券你該注意的事
https://btoday.cc/7f8gh3

假房客爽快租屋,20天後「把房子賣了」房東卻不知!律師揭4種「詐騙房地」手法,如何預防全剖析
https://btoday.cc/7f8ghu

2025還海行動》生物多樣性新商機!不是紅樹林也不是珊瑚,為什麼海草床成為企業永續焦點?
https://btoday.cc/7f8gjk

外稿
【三立新聞網免責聲明】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詐騙

作者簡介
《今周刊》是台灣最具影響力的財經媒體,2018、2019年蟬聯金鼎獎「最佳財經時事雜誌」、屢獲亞洲卓越新聞獎(SOPA)等大獎肯定。專注掌握國內外財經脈動、深度報導產業趨勢、推動台灣進步,備受各界肯定。
【#直播中LIVE】2025《我世新主播》世新大學全國性主播大賽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松山慈惠堂米龍開光暨保民遶境!乙巳年羅天大醮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