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林昀萱報導

▲下週二將創今年以來最高溫,專家分析4月颱對台灣的影響。(圖/翻攝自林老師氣象站)
連日高溫有變化了!氣象專家吳德榮在「洩天機教室」指出,今日華南雲系東移,北台氣溫微降、各地仍偏暖;大氣漸不穩定,北部地區偶有局部短暫陣雨,中部以北山區午後亦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的機率;西半部及金馬起霧的機率漸提高。
吳德榮透露,明(19)日鋒面接近,持續暖熱,中部以北山區午後及北部地區、偶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的機率;週日仍偏暖,「微弱鋒面」影響,中部以北轉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的機率;週末兩天西半部及金馬有起霧的機率。下週一、二天氣好轉氣溫升,吳德榮指出,下週二將創今年以來最高溫,大部分地區高溫達35度以上「熱如盛夏」;下週三至週六另一波鋒面南下,再轉有局部陣雨或雷雨,天氣轉涼且這波持續的時間久、也很不穩定,遇雷擊、強風、瞬間強降雨等「劇烈天氣」的機率高;直到下週日鋒面遠離、天氣逐漸好轉。
至於四月會有颱風嗎?氣象專家林得恩在「林老師氣象站」指出,統計過去67年的氣候資料顯示,4月份,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共有47個颱風生成,發生的頻率佔全年統計總數的2.69%;生成個數雖不算多,但與前1個月相比,適為其的1倍之多,顯見生成數量有持續增加的趨勢。再從颱風運動路徑圖來看,直接影響我臺灣的機會都不算高,根據統計過去114年氣候資料,4月份的直接侵臺颱風個數只有1次,數量比例較低,這與當時環境駛流場中的太平洋高壓強度還不夠強可能有關。
今年迄今,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連1個颱風也還沒形成;從《Nature》的研究發現,颱風發生的頻率,在過去1個世紀裡,有非常明顯的下降,科學家表示,隨著20世紀以來的全球暖化,每年颱風、颶風和熱帶暴風或熱帶氣旋,數量都較上個世紀下降了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