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綠色創新!新西蘭推羊毛建材政策 助力2030碳中和目標

圖、文/永續新聞網 

自2025年7月1日起,新西蘭政府將要求約130個政府機關在建造或翻新建築時,優先採用羊毛建材—前提是在實際可行與適當的條件下。這項政策不僅是對羊毛農業的產業扶植,更具體展現了政府在ESG戰略下的制度轉向與責任承諾。

透過優先採用羊毛建材政策,新西蘭政府正從制度面實踐ESG原則,兼顧永續、農村經濟與公共治理。(圖/永續新聞網)

▲透過優先採用羊毛建材政策,新西蘭政府正從制度面實踐ESG原則,兼顧永續、農村經濟與公共治理。(圖/永續新聞網)

環境面(E)|建築材料的永續轉型

羊毛作為天然纖維,其環境效益顯著。與合成建材(如聚酯纖維、石化泡綿等)相比,羊毛具有以下環境優勢:

1.生物可分解性:羊毛於土壤中可自然分解,避免造成長期廢棄物積存。

2.低碳足跡:生產與處理過程所需能耗低於多數人造建材,減少碳排放。

3.天然隔熱與調濕能力:羊毛可自然調節室內溫濕度,減少冷暖氣依賴,間接降低建築能耗。

此政策有望促進政府建築朝向 低碳建築、被動式建築與健康建築 發展,並進一步推動建築產業的 材料綠色創新,從而與新西蘭2030碳中和目標與全球SDGs目標接軌。

社會面(S)|農村經濟與區域公平的再分配

羊毛產業為新西蘭農業的象徵產業之一,數十年來不僅承載國家形象,更支撐大量偏鄉與高地農戶的生計。隨著全球羊毛價格長期低迷與合成纖維的興起,該產業面臨結構性衰退。

本政策在社會面上帶來的意義包括:

1.振興偏鄉農業就業:提供穩定訂單與價格支撐,提升農戶收入與農業再投資能力。

2.鼓勵地方加工與供應鏈在地化:減少原料外銷依賴,推動地方創生與技能就業。

3.文化價值重塑:以政策力量回應地方對農業身份與傳統的價值認同。

這反映出政府意圖透過公部門採購力量,推動 社會包容性成長與產業再平衡,實現「從中央城市到偏鄉農村」的公平經濟成長。

治理面(G)|從採購制度改革到責任政策實踐

羊毛優先政策不僅是補貼或口號,而是建立在具體的治理結構與制度機制之上。例如:

1.明確納入政府採購條款:工程金額達900萬紐元以上的新建案與10萬以上的翻修案都需納入評估羊毛適用性。

2.報告與問責機制:若機構選擇不使用羊毛建材,須說明理由並向商業創新與就業部(MBIE)提交報告。

3.總體採購原則優化:同步檢討採購流程簡化與去除不必要的行政障礙,使永續選項不再是「更麻煩的路」。

這顯示政府正將「永續性原則」內嵌於制度治理核心,讓ESG不僅停留在目標層級,而是成為日常政策執行的基本條件。

延伸思考|羊毛只是起點,綠色採購的無限可能

羊毛政策的啟動,也預示著新西蘭公共建設未來將更加重視 循環材料、本地製造與多功能建材。舉例來說:下一階段或可納入 麻纖、亞麻、再生木材、生物基塑料 等在地循環材料;結合綠建築評級(如Green Star),建立政府建築碳績效追蹤;引導金融資源向 永續建築與天然材料研發 流動,促進公私投資對齊(aligned finance)。

長遠來看,這不僅是「讓羊毛再次偉大」,更是一次實踐「永續治理的材料革命」。

外稿
【三立新聞網免責聲明】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ESG永續新浪潮
推薦專題

作者簡介
為您整理全球 CSR ESG SDGs 的最新訊息
GCS 2025 春季季後賽D1-2025/04/19《Garena 傳說對決》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2025《我世新主播》世新大學全國性主播大賽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