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蒲世芸/綜合報導
第十一屆韓中日外長會議於3月22日在東京舉行,這是時隔一年四個月後,三國外交首長的再度會面,首先三國先分別進行了雙邊會談,為22日的韓中日外長會議開啟序幕。屆時將針對區域合作、經貿發展及國際局勢交換意見。

▲第十一屆韓中日外長會議22日在東京舉行。(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引述韓聯社報導,南韓外交部長趙兌烈(音譯,조태열)在會議中強調,去年首爾舉行的三國領袖峰會標誌著合作的重新啟動,因此「維持這股積極趨勢至關重要」,並形容:「滾動中的車輪加速容易,但停下來後要再次推動則困難許多」。
趙兌烈也向王毅表示,三國合作應向更具制度化與務實化的方向發展,進一步強調「韓半島的和平與穩定不僅關乎東亞,也影響全球和平與繁榮」,希望此次會議能促進北韓問題的坦誠對話。「希望能以今年在慶州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會議為契機,促成習近平(中國國家主席)訪韓,開創兩國關係的新局面,我們將共同努力促成此事」趙兌烈說道。
王毅:三國合作潛力巨大 應堅持正確發展方向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則表示,韓中日合作機制是「東亞最具發展潛力的合作框架」,並強調三國應加快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進程,為區域經濟注入新動力。他也提到,今年適逢抗日戰爭勝利80週年,「在這個重要歷史節點,我們應該正視歷史,以未來為導向,堅持三國合作,共同促進發展。」
此外,王毅在抵達東京後,也與日本首相石破茂會面,強調日中關係正在改善,但他也向日方重申「必須嚴格遵守雙方達成的中日聯合聲明等四個政治文件,尤其是在歷史和台灣問題上」。
岩屋毅:三國應超越分裂與對立 共同迎向未來
日本外務大臣岩屋毅在會議中表示,當前國際局勢日趨嚴峻,甚至可說正處於歷史的轉捩點,「我們應該透過合作來克服分裂與對立,並朝向未來發展」,他並強調,三國即使在面對困難時,仍應秉持務實態度,透過坦率對話深化合作。
岩屋毅指出,日中韓在少子高齡化、災害應對等問題上有諸多共同挑戰,應透過建設性的對話與合作來為區域及全球帶來貢獻。他也在會議上向韓中兩國尋求對於北韓綁架日本公民問題的理解與協助,希望能儘速解決。
此次韓中日外長會議為去年11月在釜山舉行的三方會議後,再度促成三國高層對話,並預計作為未來領袖峰會的前奏,為東亞區域合作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