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小優捲造謠風波!《大學生》班底揭通告藝人「眉角多」:需極大心理素質

娛樂中心/梁雪婷報導

小優陷造謠風波。(圖/翻攝自小優IG、Youtube)

▲小優陷造謠風波。(圖/翻攝自小優IG、Youtube)

女星小優自節目《大學生了沒》出道,近日因私下造謠綜藝大哥胡瓜與助理女主持人宋羽葤關係緊密,慘被老闆吳宗憲震怒解約。風波愈演愈烈,小優過去「大嘴巴黑歷史」也被一一挖出,發現她早已得罪許多圈內好友,掀起熱議。而同為前《大學生了沒》班底的女星陳艾琳,今(26)日發文分享通告藝人的背後辛酸。

《大學生》班底陳艾琳揭通告藝人背後辛酸。(圖/翻攝自小優、陳艾琳IG)

▲《大學生》班底陳艾琳揭通告藝人背後辛酸。(圖/翻攝自小優、陳艾琳IG)

陳艾琳今日在社群平台「Threads」上發文,表示「通告藝人」這份工作看似輕鬆有趣,實則眉角很多,要持續輸出引起觀眾討論的內容,又得在「效果」與「事實」之間拿捏分寸,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她直言,這種工作往往要求藝人分享個人,或身邊人的私事,甚至進行適度加工,以符合節目的娛樂需求。

陳艾琳揭露通告藝人的「實際工作內容」。(圖/翻攝自陳艾琳Threads)

▲陳艾琳揭露通告藝人的「實際工作內容」。(圖/翻攝自陳艾琳Threads)

然而,當故事被解讀、放大,可能會影響人際關係,讓原本親近的關係變得微妙,更造成圈外人的誤解。若不提及他人,那就需要勇敢誇大自己缺點、放大沒做好的地方,讓大家「檢視」。至今,她仍非常理解、尊重還在圈內努力的大家,感嘆這真的是一份需要極大心理素質的工作,不僅要不斷創造故事,還要承受觀眾的反應與輿論壓力。

陳艾琳坦言,從事「通告藝人」這份工作,需要極大的心理素質。(圖/翻攝自陳艾琳Threads)

▲陳艾琳坦言,從事「通告藝人」這份工作,需要極大的心理素質。(圖/翻攝自陳艾琳Threads)

她真心期盼大家能更理性看待通告藝人,給予適當的包容,而不是無限上綱地批判,透過攻擊來發洩情緒。通告藝人的職業本質是提供娛樂,講故事、創造話題才能維持曝光度,這並不代表每個故事都完全真實,但藝人也確實需要謹慎拿捏分寸,不應該為了話題而傷害他人。

陳艾琳希望未來「做效果」的節目會退流行。(圖/翻攝自陳艾琳Threads)

▲陳艾琳希望未來「做效果」的節目會退流行。(圖/翻攝自陳艾琳Threads)

隨著近年社群媒體YouTube、短影音、實境秀等新型態內容越來越豐富,她也期待這類過度戲劇化的節目未來能夠逐漸退流行。她鼓勵觀眾選擇更具價值、更接近真實生活的內容,如生活實境、個人創作者、Vlog、Podcast等,這些內容比刻意營造的綜藝爆料更貼近真實,也更有價值。

#網路紅人是非多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