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蛀牙是情侶病!10秒深吻交換8000萬細菌 接吻恐傳「1菌」可能罹胃癌

生活中心/林昱孜報導

蛀牙是情侶病,醫師提醒5點安全接吻。(示意圖/翻攝pixabay)

▲蛀牙是情侶病,醫師提醒5點安全接吻。(示意圖/翻攝pixabay)

不少情侶會透過接吻表達愛意,也有不少長輩會對著嬰幼兒又抱又親,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發文提醒「接吻病」真的存在,10秒「法式接吻」會導致伴侶間交換約8000萬個細菌,口腔微生物相似度在親密伴侶間可達34%。

黃軒表示,根據研究發現,多數微生物無害,但部分病原體可以能透過唾液傳播,傳播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的主要途徑就是接吻,可能引發「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症狀包括發燒、喉嚨痛、淋巴結腫大。

此外,疱疹病毒HSV-1,也會透過接吻傳播,且一吻就可能「終生帶原」。全球有約37億人感染口腔疱疹病毒,它會潛伏在神經節內,壓力大或免疫力下降時復發,嘴角水泡破潰時傳染力最強。

而幽門螺旋桿菌也可能透過深度接吻傳播,這種細菌與胃潰瘍、胃癌密切相關。此外,蛀牙也會透過「人傳人」,黃軒指出,根據期刊實驗顯示,情侶接吻10秒後,雙方唾液的變形鏈球菌(致齲菌)相似度提升20%,蛀牙因而成了「情侶病」,尤其家長親吻嬰幼兒更易傳播;但黃軒提醒,接吻交流的細菌多數是無害的微生物,即便部分病原體可能透過唾液傳播,但健康的人不會這麼輕易得病。

想要「安全接吻」,黃軒建議,保持口腔衛生,每天至少兩次刷牙並使用牙線,接吻前後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降低病毒載量,也可以定期檢查口腔幽門桿菌篩檢;此外,在口腔黏膜破損、潰瘍時,避免接吻,免疫低下者避免深吻,可以親吻臉頰代替嘴唇,在接吻後30分鐘內避免揉眼睛,防止病毒經結膜感染。

 

GCS 2025 春季例行賽W6D1-2025/04/04《Garena 傳說對決》
大數據推薦
大甲媽遶境出神龕 登轎 萬人感動起駕倒數 | 2025大甲媽祖遶境進香 4/4 起駕 寶島神很大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