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斯德哥爾摩3日電)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今天揭曉,由美國學者阿諾德(Frances Arnold)、美國學者史密斯(George P. Smith)和英國學者溫特(Sir Gregory P. Winter)獲得殊榮。

▲諾貝爾化學獎出爐。(圖/翻攝自推特)
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由瑞士、美國和英國3位學者杜巴謝(Jacques Dubochet)、法蘭克(Joachim Frank)和韓德森(Richard Henderson)共獲殊榮,得獎成就是研發低溫電子顯微鏡,可簡化並改善生物分子成像。
諾貝爾醫學獎1日揭曉,物理學獎昨天出爐,繼今天公布化學獎得主後,5日將揭曉和平獎得主,經濟學獎得主則於8日公布,為2018年諾貝爾頒獎季畫下句點。
今年諾貝爾獎每一個獎項的獎金為900萬瑞典克朗(新台幣3100萬元),若得主超過一位,則獎金平分或者依比例分配。
由於「#我也是」(#MeToo)運動揭發的性醜聞影響,今年將是70年來文學獎首度缺席諾貝爾獎頒獎季,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將延後,並與2019年的文學獎一同頒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