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余國棟報導

▲去年全體上市公司總營收高達41兆7,963億元,較前一年度成長13.32%。(示意圖/PIXABAY)
台股企業真的很會賺!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公布的最新數據,113年度全體上市公司總營收高達41兆7,963億元,較前一年度成長13.32%;而全年稅前淨利,更是一舉衝上4兆8,932億元,增幅達38.33%。這不僅代表企業基本面穩健回升,也顯示在全球經濟動盪中,台灣企業仍展現強勁的競爭實力。
根據證交所統計,整體市場具獲利之上市公司計854家,約占82%,另較去年同期成長者計681家,約占66%。其中,獲利成長產業如半導體業,憑藉領先技術及多元供應鏈布局,成功把握AI市場機遇,收穫豐碩。而金融保險業受惠金融市場行情,帶動投資、手續費及其他淨收益增加。
另航運業因紅海危機推升運價,掌握運價上漲先機,靈活調度運力,展現卓越的增長韌性。獲利衰退產業主要為塑膠工業、油電燃氣業及鋼鐵工業。塑膠工業受大陸產能大幅擴張致供給過剩及轉投資收益衰退,獲利銳減。油電燃氣業則因原油價格疲軟,致本期獲利衰退。鋼鐵工業受終端需求疲弱及產能過剩之影響,致獲利衰退。
證交所也特別提醒投資人,應善用公開資訊觀測站,查閱公司財報與基本面數據,包括財報速覽、財務比率、經營風險標示等專區,做出更理性的投資判斷。投資前先做功課,將可避開潛在風險,掌握獲利機會。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