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網路溫度計
我們對臉書愈來愈不耐煩。追踪的專頁從動態牆上悄悄消失,精確到讓人害怕的廣告推播,同溫層厚得不見天日,卻又逃不出「你現在似乎在○○○,要打卡嗎?」的強迫問候。但我們卻愈來愈難離開它:想想你有多少app是用臉書帳號登入?有多少業務對象是透過臉書的messenger聯絡?又有多少次地震颱風一來先開臉書?
有些朋友已經、或正在籌畫搬離臉書。但也許,從頭就不用臉書的世代,才有辦法倖免於這全面掌握生活、工作、社交、娛樂的巨獸。
後千禧世代的最愛不是臉書
8月的兩份報告透露,臉書已經有被新世代拋棄的跡象。
首先是流量監測服務商comScore的《2017美國行動應用程式報告》(The 2017 U.S. Mobile App Report)。各年齡層愛用的App排序(不重複訪客,UV)臉書在18-24歲這一組僅排第二,居冠的是YouTube,緊追臉書的是閱後即焚的Snapchat。
再來是研究機構eMarketer的報告。報告比較臉書、Snapchat、Instagram每月至少開啟一次的美國用戶人數,臉書在12-17歲年齡組別當中同樣失去霸主地位。12-17歲組,臉書1,450萬,Snapchat是1,580萬,Instagram 420萬;18-24歲組,臉書2,350萬,Snapchat 2,440萬,Instagram 2,210萬。

夾在兩頭巨獸的Snapchat
以上兩份報告都顯示,Snapchat在青少年到20歲世代前半的地位凌駕臉書。它以圖片、影片的視覺交流為主,功能更新很快。臉書及旗下的app如Instagram、FB Messenger,只要看到Snapchat有什麼受歡迎的新功能就抄來用,已經是美國網路科技新聞圈報到不想報的新聞。
上面提到的comScore報告中,不分年齡整體而言,UV最高的10大App,依序是臉書、YouTube、FB Messenger、Google Search、Google Maps、Instagram、Snapchat、Google Play、Gmail、Pandora。這裡面,不屬於臉書、Google兩大巨獸的,只有Snapchat和Pandora(音樂服務)。
臉書抄Snapchat,也是不得已,因為想購併Snapchat被拒。在Snapchat於2017年第一季公開上市後,Google也傳出打算出300億美元收購Snapchat,仍然被拒絕。
Snapchat夾兩巨獸之間,並沒有示弱,反而跨向各大社群媒體不敢涉足的領域:內容生產。眾所週知,社群媒體的內容向來完全倚賴使用者生產(UGC),一方面省錢,一方面逃避責任;而Snapchat卻一方面自製節目,另一方面與各電視網合作,讓收視習慣已經與年長世代大不相同的用戶進一步黏著。
臉書真的時日無多了嗎?換個角度解讀其實也不見得那麼慘!(作者:張約翰)
原文未完,全文詳見下一個「時代的眼淚」?調查顯示愈年輕越不愛用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