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花蓮太魯閣族近日因「可獵捕穿山甲」備受爭議,外界痛批怎能因狩獵季獵捕保育類動物,甚至引起國際關注,但原住民喊冤,因為狩獵傳統原本就不會獵捕穿山甲,狩獵祭卻被強迫停止,讓原住民十分委屈。

▲穿山甲是保育類動物。(圖/攝影者Wildlife Alliance, Flickr CC License)
穿山甲被列為「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中的保育類動物,但卻被列在原住民因傳統文化、祭儀可獵捕宰殺的動物名單之一,讓外界提出質疑。花蓮縣政府林務局長林華慶出面解釋,當初法規是在101年跟原民會共同公告,太魯閣族、泰雅族、魯凱族都被允許獵捕穿山甲,但之後會考量穿山甲對傳統祭儀的必要性並不高,加上保育身分,協調將穿山甲從名單中刪除。
不過原住民們澄清,族內習慣本就不會獵捕穿山甲,原民會也委託學者重新評估原住民族狩獵傳統計畫,年底成果出爐再和林務局修正法規,讓法規更符合原住民狩獵現況。只是今年狩獵祭已經因此停擺,當地原住民也因無故背黑鍋而感到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