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桃園電子報
65歲的王先生(化名)近半年來常常感到記憶力衰退,偶爾伴隨頭暈,起初以為只是年紀使然,沒想到在一次例行散步中突然出現左側肢體無力,經送醫檢查竟發現右側頸動脈狹窄達70%,經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醫師評估屬於高風險族群,必須儘速接受頸動脈支架置放術,以降低中風風險。經歷手術與後續復健療程後,王先生的狀況已大幅改善,不僅日常活動恢復如常,生活品質也有明顯提升。他感謝醫療團隊的專業與細心照護,讓他從疾病陰影中走出來,重新擁抱健康人生。

▲林玉霞提醒,術後患者的配合度至關重要,正確服藥、定期回診,才能真正發揮治療成效。(圖/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提供)
頸動脈狹窄是引發缺血性中風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別是動脈硬化造成血流受阻,增加血栓形成的機率。為避免發生嚴重後遺症,醫療團隊迅速安排王先生進行微創手術,成功將支架放置於狹窄部位,改善腦部供血。術後照護更是患者康復的關鍵。部桃護理師林玉霞指出,患者完成支架置放術後,需於加護病房接受24小時嚴密觀察,密切監控生命徵象及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血腫等情況。
林玉霞表示,待病況穩定轉至普通病房後,後續治療亦不容忽視。患者需依照醫囑服用抗血小板藥物,以預防血栓形成並降低再次中風的機率。她提醒,術後患者的配合度至關重要,正確服藥、定期回診,才能真正發揮治療成效。
除治療外,林玉霞也強調「預防勝於治療」的重要性。她呼籲民眾從日常生活做起,養成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戒菸限酒的好習慣,並控制血壓與血糖,以預防動脈硬化。「若出現反覆性頭暈、短暫視力模糊、肢體無力等症狀,務必提高警覺,盡早就醫檢查,別讓身體發出的警訊被忽視。」
本文章來自《桃園電子報》。原文:年紀大頭暈、記憶力衰退?部桃醫:小心可能是這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