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醫師提醒,外食族若吃進過多的油鹽糖,易增加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圖/資料照)
三餐老是在外?台灣人外食比率高,近年國家衛生研究院、民間基金會與市調公司的多項調查大致顯示,國人外食比例接近7成,尤其早、午餐的比例最高;而國健署的資料顯示,高達8成的國人有蔬果攝取不足的問題。美兆健檢診所醫師陳俊光指出七大隱形危機,外食族若吃進過多的油鹽糖,易增加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陳俊光說根據調查,台灣有超過60%的上班族每週至少5天以上外食,午餐便當、晚餐燒烤、深夜炸物,早已成為生活習慣。然而,看似方便的飲食選擇,卻隱藏著健康風險。
他說,外食普遍重口味,高鈉高油導致血壓升高、心血管負擔增加。而精緻澱粉、含糖飲料攝取過量,會造成血糖波動、胰島素阻抗,提高糖尿病風險。缺乏纖維與蔬果,會使腸胃蠕動變差,導致腸道菌相失衡、便秘、慢性發炎。以及過多加工食品與食品添加物,增加肝臟負擔,影響代謝健康。
陳俊光列出以下7大隱形疾病風險,提醒民眾健康不只是沒生病,許多疾病或疾病前期在早期發現時,只要透過適當的介入,就能延緩病程、逆轉甚至痊癒。呼籲除了外食族,上班族、久坐族也是隱形健康風險族群,應透過飲食及運動改善,並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並定期健康檢查,別讓亞健康變成疾病。
1、脂肪肝與肝功能異常:外食油膩、應酬喝酒,肝指數飆升卻毫無自覺。
2、高血糖與糖尿病前期:高碳水、含糖飲料,讓年輕人血糖問題提前找上門。
3、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隱形的「血管老化」,可能引發中風或心肌梗塞。
4、腸道菌相失衡與腸胃問題:食品添加物多,腸道慢性發炎,腸躁症、胃食道逆流找上門。
5、骨密度下降與骨質疏鬆:外食少攝取鈣質,加上久坐,骨質流失速度超乎想像。
6、內臟脂肪超標與代謝症候群:體重正常≠健康,脂肪囤積在內臟更危險。
7、慢性發炎與癌症風險:外食、高壓力、熬夜,這些習慣讓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狀態,提高癌症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