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蕭宥宸報導

▲外媒揭露台灣民間戰時應變的可行方案。(組合圖/資料照)
英國《衛報》記者海倫戴維森(Helen Davidson)疫情期間被派到台灣來,當時她見證台灣的防疫成效,遺憾表示台灣病歿數雖仍有數百人,但比起他國成千上萬的死亡病例,「住在台灣是一種福氣」。常駐台灣也讓她體驗到中共對台的虎視眈眈,好在台灣有一項先天優勢,讓普通民眾不必擔心物資匱乏、訊號被切斷。
戴維森表示,中共透過武力要佔領台灣時,幾乎可以確定外部援助會被切斷,國內的鐵路等交通樞紐也會受阻,且空域也將僅供軍事航班使用,甚至連網路和電話訊號都有可能會被斷。
戴維森指出,有4名知情人士向她透露,如果中共真發動武力犯台,台灣居民可以前往便利商店領取物資,因為台灣有超過1萬3000家便利商店,且民眾往往步行就能抵達,超商更有自己的物流系統,能在戰時協助配送口糧和醫療用品。此外,大多便利商店都設有傳真影印機,還能夠傳達政府的政令和緊急公告。
戴維森回憶道,在疫情期間,台灣各大超商就有跟政府合作,在疫情初期口罩短缺時定量供應,雖然將超商改造成戰時社區中心需要更多準備,但總統賴清德已經成立委員會討論該議題,就是要讓台灣民眾能在遭遇襲擊或災難時能夠維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