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CTWANT

▲外貿協會過去多次率團帶工具機業者前往俄羅斯拓展商機。(圖/翻攝自外貿協會臉書)
由輝達、特斯拉等科技巨頭掀起的人形機器人新話題,是否象徵台廠機械業者的春燕飛來了?不少工具機小廠、加工廠,從去年底陸續結束營業,3月最新數據顯示,全台放無薪假2873人時,超過半數、1552人是金屬電機工業。台灣機械公會秘書長許文通說,「工具機產業正面臨前所未見的生存威脅!」
CTWANT記者整理,2024年可說是台灣工具機最慘的一年,出口22.18億美元,年減14.8%,較2014年的37.53億美元,足足縮水40%,這代表著全台灣上萬家工廠訂單消失四成;依經濟部數據顯示,機械設備業有99%是中小企業,成了受創最深的族群。而最新數據,今年1到2月工具機累計出口近2.73億美元,年減18.9%,持續惡化中。
就算是上市櫃公司也不例外,恩德(1528)、福裕(4513)、東台(4526)三家工具機廠,以及傳動系統元件廠全球傳動(4540)去年都出現虧損,其中東台去年每股虧3.56元,全球傳動虧4.97元,都是史上最高,不少企業因匯兌收入勉強躲過赤字。而程泰(1583)集團旗下亞崴(1530)本業也出現虧損,去年合併營收19.18億元,本業虧損0.84億元,靠認列轉投資及業外收入撐腰才轉正。
「上市公司當然不能說看衰景氣,股價會跌,但你看現在的狀況,就知道了」,3月初舉行的台北國際工具機展,主辦單位稱有來自22國、75位國外買主來洽談,世貿一館參展廠商拿著手搖飲,望著展場小貓兩三隻,跟CTWANT記者說,「每年都來『大拜拜』,就是要跟同業打招呼說『我還活著』,明年可能不來了。」

▲總統賴清德與經濟部長郭智輝親自出席3月的工具機展,顯示重視程度。(圖/黃耀徵攝)
CTWANT記者整理在工具機展會場上,廠商談論最多的問題,就是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戰、中國廠商的低價傾銷、日本匯率低到產品變便宜,還有歐洲市場一直沒起色,缺工缺料、油電上漲等老問題都沒解決。
「現在是上有鍋蓋、下有鐵板!」程泰集團董事長楊德華表示,鍋蓋是日本的匯率和性價比,品質和性能都比台灣要高一籌,鐵板是來自中國大陸的競爭,不只工具機產業,包括螺絲、鋼鐵、汽車零組件業等傳統產業,去年同樣很慘。
台灣機械公會秘書長許文通表示,儘管2025年工具機產業景氣緩步向上,但「目前的狀況是,訂單可能大多都集中在一些廠商業者,很多小廠、中小企業,在取得國際外銷訂單上的能力偏弱。」
依聯合國報告顯示,俄烏衝突後,未來10年烏克蘭的重建與恢復成本將達到5240億美元。台廠吃得到烏克蘭重建商機?「官員們是不知道烏克蘭跟中國的關係比較好嗎?他還是『一帶一路』的成員耶!」「你知道中國的第一艘航空母艦是誰做的嗎?就是烏克蘭!」業者似笑非笑地問CTWANT記者「烏克蘭到底算不算是『非紅』供應鏈?」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今年2月曾表示,希望在未來重建中得到中國方面的支持。

▲中國大陸正虎視眈眈要接下俄羅斯與烏克蘭的重建商機。(圖/新華社)
「原本期待2024年下半年市場景氣會回溫,結果不僅蹲下來、甚至要趴下來。」台中精機董事長黃明和跟CTWANT記者說,去年是台灣精密機械業景氣谷底,不少中小型金屬機械加工廠商接不到訂單,下一代不願接班而結束營業,導致供應鏈不如以往,零件必須自行加工,讓更多沒有自建能力的中小型工具機廠受到衝擊,「產業將走向『大者恆大』,小的可能會退出市場。」
楊德華表示,川普「對等關稅政策」4月明朗後,才能確認台灣工具機產業第二季景氣是否能好轉,若台灣逃不掉加稅、甚至關稅超過20%,就只能在下半年啟動美國設廠計畫。不過,「台灣有能力到美國設廠的工具業者,可能不超過5家。」一家大型業者苦笑著,不知寒冬還要多久。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