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淑芃、黃鈺丰、林清華/採訪報導
同樣具有在地特色,這樣的產業轉型實在令人驚艷,但決心真的很重要,不只林邊與佳冬在災後積極養水種電,其實在這塊土地上還有許多人默默的為綠能做努力,像是把餿水油做成能用在汽車引擎的生質柴油,不但讓車子排放出來的廢氣比一般石化柴油低很多,一噸的生質柴油更可以減少2.6噸的二氧化碳,那麼如果消化掉一年5、6萬噸的生質柴油,就等於擁有271座大安森林公園的減碳量,好處多多。

▲豬糞也能發電。
還有台灣擁有得天獨厚的洋流能源,這個是不是也可以用來發電呢?過去礙於深海工程的難度,以及洋流流速太慢,導致很難轉動渦輪機組去發電,但台灣人超厲害,現在已經獨步全球的克服技術上的困難,6月將在鵝鑾鼻下錨運轉,一但商轉成功,就可以取代核三廠。

▲川流式發電廠。

▲餿水油雜質過濾。
非核家園不是口號,是要我們積極去作為的,即使是一般農家也有綠能的大驚奇喔!因為豬的糞尿也能發電,在屏東有豬農就把豬糞尿收集起來做沼氣,靠沼氣發電,一年省下360萬的電費,真的是垃圾變黃金。(整理:實習編輯方姵文)

▲▼洋流發電渦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