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鄭文在提醒購屋族,每年9月22日是地價稅判斷自用與否的分水嶺,務必留意。(示意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購買房子後,報稅是每年都必須面對的問題!正業地政士事務所鄭文在表示,購屋後,切記要在當年9月22日前遷入戶籍(自己、夫妻、直系親屬皆可),否則逾期未遷入,恐被判定「非自用」,地價稅則是相差5倍起跳,如果原本5千元,就會爆衝到2萬5千元起,價差高達2萬元。
鄭文在說明,每年地價稅繳納,9月22日是關鍵的分水嶺,在9月22日前,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進入戶籍,且沒有出租營業等情事,地價稅即可採用「自用優惠稅率」(千分之二)核課,反之,則採用「一般稅率」(千分之十~千分之五十五)。
舉例來說,以常見的自用地價稅3千5百元~5千元來說,改採「一般稅率」就會爆衝到1萬7千5百元~2萬5千元起跳,課徵稅金差異相當大。
鄭文在還提到,不少人會將新制「房地合一稅」與「地價稅」判斷自用與否的方式混淆,事實上,兩者有極大差距。
他進一步指出,「地價稅」遷入戶籍者,與「房地合一稅」判斷依據最大的差別,就是直系親屬部分,子女必須是未成年,成年者則不算,且房地合一稅課徵方式,採逐年遞減,所以在符合規定的情況下,越早遷入,未來售屋越有利。
最後,鄭文在提醒,台灣稅制複雜,房地產相關稅制,更是許多人會碰到相關問題,建議做任何不動產相關處理,先諮詢專業人士,如地政士、會計師等,才不會誤判法規,導致多繳稅金,造成荷包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