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通訊軟體的發明讓人與人溝通更方便,但「已讀不回」卻也成為不少人的地雷。一位網友近日在PTT女版(WomenTalk版)PO抱怨文,稱「已讀」給人很大的壓力,「可能讀了之後沒立即回或有時候忘了回,對方就會開始抱怨」。結果有另一位網友回文,不僅介紹「已讀」功能發明的初衷,還分享親友的親身經歷,讓鄉民們直呼好感動。

▲示意圖/翻攝自LINE官網
一開始PO文的女網友表示,有時候很忙、很累只是想先看一下發訊者說什麼,但讀了後沒馬上回覆或根本忘記回覆可能造成發訊者不滿,使得她只敢從通知視窗看收到什麼訊息,甚至男友不小心幫忙點開訊息都會讓她很生氣、壓力很大。
另一位網友則回文發表個人看法,他說到,曾看過一篇文章介紹「已讀」功能之所以發明,可以追朔到日本311大地震,當時很多災區網路不穩,家屬會透過災區親友是否已讀訊息來判斷對方是否活著。網友稱,一開始也只是把這樣的資訊當作是有趣的冷知識,直到南台大地震發生,在災區的親戚「已讀」他爸爸的傳訊時,他們才體會到這功能真正的意義。
這名網友也提出分析,討厭已讀功能的人可以分兩種:「一是像原po這類不想得罪人的,二是那種覺得自己被已讀會被得罪的類型。」但他認為問題點並非在已讀功能上,而是使用者怎麼解讀「已讀」這件事。他指出,有些人或許會藉由已讀來確認別人是否在乎自己、到底喜不喜歡自己,或是根本就是討厭「已讀」帶來的不確定性,但人生是長的,就算不被對方重視,還是可以自己看開。
許多鄉民看完文章後都相當有感,直呼好感動,「推推」、「說得很好」、「推這篇 有時候看到對方已讀自己也會有種安心感」、「雖然還是不喜歡這功能 但很喜歡你這說法」。
原文連結:https://goo.gl/n0Pdy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