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昨(19)日公布一份《新塑膠經濟:反思塑膠未來》的報告,分析指出,塑膠是全球最泛用的材料之一,用途廣泛、製造成本低廉,但也因便宜,塑膠包裝重複再利用的比例過低,世界經濟論壇警告,2050年時,海洋中大量的塑膠垃圾,就重量而言,可能會比魚還多。

▲塑膠包裝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圖/攝影者Lisa Risager, Flickr CC License)
世界經濟論壇表示,半世紀以來,塑膠使用量已增加20倍,而預計未來二十年還會再翻倍。可是相較於紙張、鋼鐵分別有58%跟90%的回收使用比例,塑膠包裝卻只回收了14%。而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塑膠包裝,完全沒有進入回收系統,而是直接流入大自然,或是堵塞住城市的基礎設施。

▲海洋資源也日益枯竭。(圖/資料照)
世界經濟論壇分析,95%的塑膠包裝材料,相當於每年800億到1200億美元(約2兆到3兆台幣),在第一次短暫使用後,就直接消失在經濟體系中,白白浪費了這些仍具有價值的塑膠材料。世界經濟論壇強調,「新塑膠經濟」即是要重新打造循環經濟,創造再利用塑膠的價值,並增強回收的經濟誘因,改變當前塑膠包裝材料的流通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