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編輯張芸嘉/綜合報導
由於多家外國品牌抵制新疆棉,中國內部近日大規模發起抵制H&M、NIKE、adidas等品牌。然而,才沒過幾天,中國民眾就抵抗不住這些品牌降價的吸引,多地又出現搶購潮。北京時事評論人趙剛直言,這種現象才是真正的民意,「網路言論及媒體輿論實際上是被官方所操控」,河北大學政治學者宋玉生也表示,這證明「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在利益面前不堪一擊」。

▲中國內部為挺新疆棉抵制許多外國品牌,沒幾天就破功。(圖/翻攝自央視微博)
新疆棉事件爆發初期,許多中國藝人紛紛主動積極表態,宣布解約以抵制NIKE、adidas、H&M等品牌,許多網友也紛紛燒毀球鞋、衣服以示氣憤,事件引發國際社會強烈反感。然而,才幾天之後劇情出現大逆轉。
根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京東購物網站26日開放民眾預約搶購699元NIKE女鞋,不到一天就吸引超過34.6萬人預約搶購,開售更在1分鐘內售罄。隔天H&M全場3折,貨品也被搶購一空。《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原本也順著風向參戰,不過近幾則貼文卻態度放軟,呼籲「不是要對他們封殺」、「要有包容的一面」。
趙剛表示,這種現象才是真正的民意,網友對於這些國際品牌的口誅筆伐看似是萬眾一心、眾口一詞,但這些輿論實際上是被官方所操控的。宋玉也感嘆,中國社會形態遠不如過去,可謂江河日下,一落千丈,「一個沒有建立起普世價值,人人平等的現代國家或現代民族的理念。這個國家的老百姓眼中只有一樣利益是有價值的,只要商品賣得便宜,「民族自豪感、愛國熱情在利益面前就不堪一擊」。

▲中國網友發起抵制後,NIKE、H&M推出降價優惠仍引發搶購潮。(圖/資料照)
即使中國宣布大動作抵制,試圖以市場利益威嚇外國品牌,海外的制裁似乎沒有減緩。根據《環球時報》引述中國網友爆料,美國知名電商平台亞馬遜(Amazon)有可能將許多中國的棉製品下架,因為中國有85%棉花都來自新疆,但是根據美國政府的規定,任何出口到美國的棉製品都不能包含有來自新疆的棉花,否則很有可能會被扣留。
報導指出,中國每年出口美國的棉織品金額達5000億元,其中約2000億元的棉織品採用新疆棉,亞馬遜若宣布抵制新疆棉,將嚴重影響新疆棉花的銷量,重創中國紡織業與中國的出口創匯能力。有分析認為,這就是中國官媒急速為抗議外國品牌降溫的原因之一。

▲中國學者感嘆,中國人的愛國心在利益面前「不堪一擊」。(圖/翻攝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