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有症狀」已來不及!腎臟名醫嘆:這些人第一次就診…就判終身洗腎

生活中心/吳泊萱報導

醫師提醒腎病初期完全沒症狀,有20%患者第一次來看診,就被宣判終身洗腎。(示意圖/資料照)

▲醫師提醒腎病初期完全沒症狀,有20%患者第一次來看診,就被宣判終身洗腎。(示意圖/資料照)

台灣洗腎盛行率世界第一,又被稱為洗腎島,目前全台約有10萬人在洗腎。腎臟專科醫師洪永祥指出,100個洗腎患者中幾乎一半都有糖尿病,分析原因是台灣人特別倒楣,天生的第二型糖尿病具有傷腎基因,加上精緻飲食文化,必須要克服口腹之慾,才能避免腎病惡化。

腎臟專科醫師洪永祥在初日診所的Youtube頻道探討洗腎議題,指出台灣洗腎盛行率、發生率是全世界第一,且洗腎患者有46%都有糖尿病,可以說100個洗腎患者中,有一半幾乎都是糖尿病造成。

洪永祥解釋,台灣糖尿病大部分是第二型,但第二型糖尿病也有超過400種不同的基因型,每一種基因型破壞的地方不一樣。台灣有一個基因型,很容易傷害小血管,攻擊腎絲球;而西方國家則容易出現周邊神經、腳麻,但不見得會攻擊腎絲球。

洪永祥分析,台灣腎臟問題起點是代謝症候群,台灣的飲食文化問題甜比鹹更嚴重,手搖飲、早餐店及超商密度全世界第一,代表加工食品盛行,年輕人愛吃雞排、炸物,只喝飲料、不喝白開水。受到天生第二型糖尿病傷腎基因及精緻飲食文化影響,到了40歲代謝老化後,就容易誘發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洪永祥提醒,雖然民眾有健檢觀念,但腎臟檢查有60分也不代表沒問題,因為慢性腎衰竭共分5期,第二期是指90分到60分之間,健檢不會跳紅字,但腎臟已出問題,等到健檢出現紅字,已經邁入第三期,出現明顯症狀多半都已進入第四、第五期,有20%的病人第一次來看診,就被宣判終身洗腎。

洪永祥強調,腎臟出狀況,早期一點症狀都沒有,只能靠抽血檢測肌酸酐指數確認,指數越高、腎絲球過濾率越低;一旦出現「泡、水、高、貧、倦」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及疲倦狀況,通常已是第四、第五期,離洗腎僅剩一步之遙;只有腎絲球炎會在早期出現泡泡尿症狀。

洪永祥建議,一般民眾要維持腎臟健康,飲食很重要,除了六大營養素均衡,也要少攝取精緻澱粉、多吃高膳食纖維,不要限制攝取蛋白質;有些民眾以為提前進行腎臟病飲食,可以避免腎病上身,但腎病飲食是非常不健康的飲食方式。

至於腎友該如何維持腎臟健康,洪永祥強調保健食品是雙面刃,雞精、蜆精、人蔘精,是高磷、高鉀、高蛋白,千萬不能喝;以天然、當令、當季的食品補充營養最好,不要吃任何加工的東西,記得補充好油脂抗發炎,像是魚油、橄欖油、苦茶油,能促進循環、降膽固醇。除此之外,也要補充低磷鉀的膳食纖維、益生菌,維持排便順暢,才能幫助身體排毒。

點擊收看【完整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RC1JriTMPs
▼洗腎會遺傳?!腎臟醫點名「6大遺傳疾病」:子女"洗腎風險"大增!「1疾病」惡名昭彰:只要"父母一方有"下一代腎病風險狂增500倍!(影片來YouTube-祝你健康頻道,若遭移除請見諒)

#洗腎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