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黃韻璇報導

▲韓國美食中有醬蟹、生牛肉、生章魚等生食。(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台灣人出國首選是日本、韓國,日本人愛吃生魚片,韓國美食中也有醬蟹、生牛肉、生章魚等生食,韓國旅遊作家王天中就分享,韓國人習慣每半年吃一次「驅蟲藥」,然而同樣愛吃生食的日本人為何不用驅蟲?王天中就整理出3原因,同時也呼籲在韓國旅遊、生活的民眾,若吃多生食擔心有寄生蟲,可以買驅蟲藥服用,但一定要經過藥師指示服用。
韓國旅遊作家王天中16日在臉書粉專「王天中-韓國人,你潮什麼?」分享,韓星權相佑最近自爆,因為喜歡吃生的牛肝、牛內臟,健康檢查時發現自己肺變白色的,才發現是受寄生蟲感染,雖然有醫生認為肺部感染的原兇應該是生食海鮮,但王天中指出,無論是吃生肉或生海鮮,寄生蟲都是肺部生病的罪魁禍首。
王天中提到,常到韓國觀光很容易接觸生食,包含生牛肝、內臟、生魚片、生章魚、醬蝦、醬蟹,烤肉時包肉生菜、大蒜、蔥都是生的,遊客偶爾才去韓國幾天,短時間接觸生食感染寄生蟲的機率不大,但若住在韓國天天吃,就有機率被感染生病,因此韓國人半年會吃一顆「驅蟲藥」,通常效果都很好。

▲日本人也愛吃生食,但因爲食材處理嚴格不用吃驅蟲藥。(圖/資料照)
但同樣愛吃生魚片的日本人,為何不用吃驅蟲藥呢?王天中指出,日本人生食習慣不輸韓國人,連生雞肉、生豬肉都在吃,但首先因為日本人「對食材管理更嚴格」,刺身會在檢查後-20度低溫處理,且要冰一天來殺死海獸胃線蟲,日本廚師在送出食材前會更嚴格地辨識和去除寄生蟲。
此外,雖然都是生食,但日本多半是「新鮮現吃」,韓國卻常醃製或低溫保存,相對之下日本生食的風險較低;最後則是「日本人更注重腸道健康」,包括喝味噌湯、納豆、發酵食品,都是幫助日本人腸道免疫的方式。
王天中表示,韓國長期以來「定期清理腸道」,就是主動服用驅蟲藥,至於像中國等國家也會生食,在部分省份進行了加藥鹽措施,有近2億中國人吃「食鹽添加乙胺嗪」,透過這種方式來降低民眾受感受機率。
最後王天中也建議,如果你在韓國旅遊或生活,對自己吃了很多生食,擔心有寄生蟲,可以來顆驅蟲藥,基本上只要成年、沒懷孕,經過藥師指示後都可以吃,但也提醒「劑量要守規定」,別殺寄生蟲的同時也毒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