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筑/南投報導

▲南投有一名男子,洗熱水澡時,突然發現左手感受不到水溫,以為是自己太累,豈料隔天就醫檢查,竟是腦幹中風。(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資料照)
天氣冷颼颼,卻突然感受不到水溫,這時候恐要注意了!南投有個實例,一名50歲詹姓貨車司機,在一次凌晨下班回家後,想洗個熱水澡放鬆,但左手卻完全感受不到水溫,他以為是自己太累了,所以不以為意。翌日詹男睡醒發現兩邊的臉感覺不同,左臉有種刺麻感,驚覺不太對勁,馬上到南投醫院急診,沒想到進一步檢查後竟是急性梗塞性腦中風,所幸發現得早,經住院治療一週後明顯改善。
本身從事開貨車工作的詹先生,某天凌晨下班回家洗澡時,發現左手竟感覺不到水溫,絲毫不知道水是冷還是熱,他心想可能是工作太累才會這樣,就沒多想。隔天一覺起來,他驚覺左臉不對勁,莫名刺刺麻麻的,詹先生覺得這應該是什麼「警訊」,馬上到醫院急診就醫。醫師聽到詹先生的主訴,初判可能是腦中風,馬上安排他住院做詳細檢查,最後經檢查確認為「急性梗塞性腦中風」。

▲翌日詹先生起床時覺得左臉刺刺麻麻的,趕緊到南投醫院就醫,經檢查發現竟是「急性梗塞性腦中風」,讓他嚇了一大跳。(圖/院方提供)
沒有出現肢體無力、步態不穩、視力模糊、咬字不清和臉歪嘴斜等常見的中風症狀,卻被醫師告知自己是「急性梗塞性腦中風」,詹先生相當納悶,也嚇了一跳。對此,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神經內科鄭耕兆醫師解釋道,詹先生兩側的肌力正常,不過他有出現感覺缺失,包括:身體兩邊對觸覺、痛覺及溫度的敏感度不一樣、吞嚥問題(像是喝水會嗆到)以及右側眼瞼下垂等症狀,經接受腦部核磁共振檢查後,確診是腦幹中風。
鄭耕兆醫師補充道,詹先生本身有高血壓,是腦中風的危險因子之一,「他血管梗塞的部位在右側延腦處,延腦是腦幹的一部份,主要控制心跳、呼吸和血壓,因此當延腦受損時,可能會造成生命威脅。」所幸詹先生的梗塞範圍小,而且及早就醫,急診醫師當下也準確判斷安排入院,因此在接受治療後,手腳麻木與吞嚥等症狀迅速改善,目前僅殘餘右眼仍輕微下垂。

▲鄭耕兆醫師表示,雖然詹先生沒有出現常見的中風症狀,像是:肢體無力、步態不穩和視力模糊等,但其實他在洗熱水澡時出現感受不到水溫就是徵兆之一了。(圖/院方提供)
根據衛福部公布的2023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腦血管疾病排名第四,僅次於惡性腫瘤、心臟疾病和肺炎。所謂的腦血管疾病泛指所有影響腦血管和腦部血液循環的疾病,其中以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比例最高。根據衛福部統計,腦血管疾病平均每年奪走逾1萬條寶貴生命,就算腦中風存活下來也會遺留下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障礙,失能之後遺症也是我國成人殘障的主因之一,不僅造成病患與照顧者沈重的負擔,也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中風其實是可以藉由健康的飲食和生活型態,與積極治療控制三高來預防的,以下為大家整理出降低罹患中風的風險:
一、掌握三高關鍵控制數字: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個案發生中風的風險分別是非三高個案的2.84倍、2.86倍及2.37倍。若發現有三高問題,務必尋求專業醫療協助,如需用藥,應遵照醫師指示用藥及定期回診追蹤,將三高數值控制在血壓<140/90mmHg、醣化血色素<7%、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00mg/dl。
二、健康飲食:掌握三少二多原則,即少調味品、低油脂、少加工食品、多蔬果、多高纖;建議每日鈉的攝取量少於2.4公克(相當於6公克的食鹽;1茶匙)。
三、規律運動:維持每週五次(或至少3次)、每次30分鐘,依身體狀況挑選健走、伸展操、跳舞、慢跑、騎自行車等活動。
四、維持健康體重:肥胖(超過理想體重20%以上)會增加高血壓、冠心病、心衰竭或中風的風險,建議BMI維持在18.5 ~ 24之間,腰圍男性小於90公分,女性小於80公分。
五、拒絕菸酒危害:吸菸或被動吸入二手菸、過度飲酒,都會增加罹患中風的風險,鼓勵民眾立即主動戒菸、節酒。
六、定期健康檢查:可利用國民健康署提供40到64歲民眾每3年一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的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服務內容包括血壓、血糖、血脂、BMI、腰圍、等心臟病重要危險因子的檢查。
鄭耕兆醫師提醒民眾,養成良好生活習慣,若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或心臟病等慢性疾病者應依照醫囑按時回診和服藥,當有疑似中風的症狀一定要提高警覺,盡快送醫,把握黃金治療時間。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吸菸害人害己 戒菸可減少健康的危害
吸菸能導致肺癌、心臟血管疾病及肺氣腫
孕婦吸菸 易導致胎兒早產及體重不足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