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黃韻璇報導

▲醫福會證實,有小朋友尿檢發現殘留BZD藥物。(圖/資料照)
新北幼兒園案持續延燒,醫福會昨(15)日證實,首波12名小朋友中,有1名小朋友尿液檢體發現,殘留苯二氮平類BZD安眠藥物,第一次驗是20奈克,再做第二次是29奈克,憂恐有案外案。不過許多人將巴比妥或BZD跟萊劑做比較,毒物專家招名威1解釋反問「請問,哪一邊該零檢出呢?」
15日首波公布的12名幼童中,雖然巴比妥鹽類都是陰性,但當中有1名幼童,體內被檢查殘留苯二氮平類安眠藥,使用亞培檢驗試劑透過酵素免疫檢驗發現,該名幼童第一次驗是20奈克。再做第二次,第二次是29奈克,雖然標準值是200奈克,解讀還是陰性,但還是比其他小孩多。
不過在這波討論中,有人將「巴比妥」或「BZD」拿來跟「萊劑」做比較,毒物專家招名威就在臉書粉專PO文,直言一邊是三級管制藥品,一邊是食品級添加物;一邊毒性極高,一邊毒性極低;一邊是直接餵到孩童的身體裡,一邊是拿來餵豬,我們吃豬肉,嘆「請問,哪一邊該零檢出呢?同學,這題應該不難吧!」
針對這名小朋友尿液檢體發現,殘留苯二氮平類BZD安眠藥物29奈克的情況,醫檢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監事高智雄、北榮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治醫師吳明玲均表示,尿液檢查採取的是「酵素免疫法」有偽陽及偽陰性的問題,建議將懷疑個案的尿液送敏感度、特異性更高的「質譜儀」做確認試驗。
醫福會執行長林慶峰15日晚間表示,衛福部為此召開會議,決議將此名男童個案的尿液檢體送「質譜儀」分析,盼能在一週內釐清真相。
★ 任何人在依法被判決有罪確定前,均應推定為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