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十二年國教課綱總綱爭議不斷,終於在昨(5)日晚間10點多拍板定案。高中必修課中,國文、英文學分均採下修,而數學則保留必修學分;倍受爭議的國中本土語言依舊沒有列入國中必修的項目,只加列了一條:「如果學生提出要求,就必須開課。」十二年國教課綱最快於107年8月開始實施。

圖Alec @ Taiwan
教育部昨(5)日歷經8小時「激戰」,決議十二年國教課綱內容。最後將普通高中畢業學分門檻下修至150,必修學分下修至118,將增加彈性選修課;高職畢業學分門檻則下修為160。至於課綱的重點國、英、數必修學分,國教署長吳清山表示,高中國文必修學分改為20必修,加上4選修;英文則改為18必修,加上6選修。希望可以給學生更多選擇的空間。數學科目則採納中央院士意見,將原本的12必修改為16必修。
爭議不斷的本土語言教育依然列為選修項目,台灣本土語言如此被看輕,學者大罵,這就是「外來政權的心態」,揚言要發動激烈的抗爭,一定要把台語列為必修的學分。教育部此次「定案」,除了讓民眾質疑教育部對台語的不重視,也讓人覺得「說一套、做一套」。(整理:實習編輯賴立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