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中心/綜合報導
女星張鈞甯近年來都在中國大陸拍戲,繼《武媚娘傳奇》走紅後,最近出演的《溫暖的弦》也正在熱播,一周內就創下10億點擊率,成績相當亮眼。不過由於她的名字實在太少見,許多人不知道正確的讀音,甚至要求她改名,但媽媽跳出來解釋其中含意,霸氣表示「這是千挑萬選的名字,不用改」。

▲張鈞甯赴陸發展成績亮眼。(圖/翻攝自張鈞甯臉書)
張鈞甯在《溫暖的弦》中飾演女主角「溫暖」,演繹和初戀10年的虐心糾纏,讓網友入戲頗深,目前已突破20億的點閱,隨著人氣攀升,她的名字也成為討論的焦點。張鈞甯名中的第3個字「甯」其實應為異體字「宀+心+冉」,發音同「寧」,但由於電腦無法輸入,只好用相近的「甯」代替。

▲張鈞甯在《温暖的弦》中飾演女主角。(圖/翻攝自温暖的弦电视剧微博)
根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表姓氏時「甯」發四聲,音同「佞」(ㄋㄧㄥˋ),其它情況則同二聲「寧」,出道時她曾經被要求改名,但她堅持不改,後來導演蔡岳勳認為念四聲比較有氣勢,就照著這個念法至今。

▲張鈞甯出道時曾被要求改名。(圖/翻攝自張鈞甯臉書)
名字的特別也給張鈞甯的生活帶來不少困擾,不僅在海關被刁難,去銀行開戶的時候還被嗆說「電腦沒這個字,要不妳回去改個名再來」。她在大陸走紅後也被網友要求改名字,因為大家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念,還創立了名為「求張鈞甯改名字」的微博帳號,讓她又好氣又好笑。
張鈞甯的媽媽,知名兒童作家鄭如晴得知此事後跳出來幫女兒「站台」,表示「鈞」是千軍鼎立,「甯」則代表了心靈和平,直率地回應「膽敢要我們改名!這是千挑萬選的名字,不用改。」也有不少網友力挺,認為這樣也算是多認識漢字、了解其中含意,並沒有什麼不好。(整理:實習編輯林郁婷)

▲張鈞甯的媽媽為知名兒童作家鄭如晴。(圖/翻攝自張鈞甯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