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政德(中小企業主管)/筆震
買房貸款是非常多台灣人有過的人生經驗,但這個經驗不一定順遂,畢竟是有求於人。除非收入高或者穩定,要不很多時候是不好貸的,無論是找公股銀行還是民營銀行都一樣。
那麼我們要問了,如果今天「官員」向自己任職的政府機關下屬銀行貸款,且能貸到1500萬,社會觀感是如何呢?請見以下兩位官員:
許立明,現為高雄市代理市長,曾任高雄市副市長、研考會主委。於2013年10月研考會主委任內,向高雄銀行貸款約1480萬購屋。
林仁益,現為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發展中心董事長,曾任高雄市副市長。於2010年副市長任內,向高雄銀行貸款總額約3293萬。

▲許立明接下高雄代理市長。(圖/中央社)
高雄銀行是高雄市政府持股43.13%的銀行,實質掌握權也位於高雄市政府手上。筆者不是說高雄市政府官員向高雄銀行貸款,就一定有舞弊,但作為國家權力的掌握者,以及資源的分享者,筆者認為這兩位副市長以及現任高雄銀行的經營團隊,有義務向國人說明以下兩件事:
1 兩位副市長之貸款利率多少?與其他人比是如何?有無更優惠?
2 普通市民如果收入、工作穩定性、或抵押品的多寡,與兩位副市長一模一樣,貸得到1480萬/3293萬嘛?
要知道這兩位副市長,其中一位可是現任高雄市代理市長,是前市長陳菊多年的親信,從陳菊10多年前當勞委會主委時就跟著她了;貸款1480萬之時,是手握管考市府各單位成績大權的研考會主委。這些固然不當然表示其中有非法內情,但於情、於理、於法都有值得討論之處。尤其在綠營現在「拔管」如火如荼,拼命質疑人家沒有「利益迴避」之時,對自己人這樣「利益衝突的外觀」是不是該解釋一下?
陳菊團隊已有「15高官出身高雄 網傳『陳菊人馬』」之類的爭議新聞,以及陳金德、李永得等多位出身高雄,行為卻爭議的前副市長,是嚴肅向國人交代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