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不只學者李家同於臉書上發文呼籲台灣社會應理性面對、改善勞工過勞問題,台大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長陳保中及其團隊也在日前公布國內首份《勞基法修法勞工健康風險評估報告》,揭露台灣已淪為「過勞之島」的事實。據該份研究顯示,台灣勞工整年的工時長達2134.8小時,在全球排名第三;不僅如此,統計顯示,台灣平均每4.8天就有1人因過勞領取相關給付,但「實際上」可能更多,推估「可能每1天就有1人過勞」。

▲據台大研究指出,台灣「實際上」每天都有人過勞。(示意圖/資料照/中央社)
上個月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公布一份《勞基法修法勞工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就該份報告研究調查顯示,自2012年起至2016止,台灣每年因罹患「職業相關腦心血管疾病」而申請領取勞保傷病、失能、死亡給付者,分別有92、68、67、83和68人次,五年平均下來,等於平均每4.8天就會有勞工因過勞而領取相關給付。不過學者認為,這個數字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因為許多勞工可能因為某些因素不敢或是無法獲得認定和補償,若是再加上這些數字,台灣過勞的實際狀況恐怕比想像中的更嚴重。
該份報告也清楚指出,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於2015年統計,台灣勞工全年工時平均為2134.8小時,除了高於全球平均值的1766小時外,更超過南韓的2113小時;但在該年的每100萬位投保勞工中,台灣僅統計出8人次過勞,反觀南韓卻有35人次,該報告推測,很可能有許多沒被通報的「過勞黑數」。從這個問題點去推估的話,學者大膽結論,台灣確切過勞的個案數可能是目前官方數字的4倍以上,意即「台灣實際上可能是每天即有1名勞工過勞的慘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