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澳洲擁有全球最宜居城市的美譽,但澳洲年輕人買房的比率卻來到歷史新低,澳洲公共政策智庫房市政策專家表示:「澳洲人擁有自己房子的夢想已淪為全澳洲人如今的夢魘」,政府之前累積起來的失敗政策,讓這樣的社會問題將要花上至少20年才能修復。

▲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綜合外媒報導,在超低利率、房屋供應短缺、稅制有利房產投資客的推波助瀾下,過去15年澳洲房價共飆升逾140%,澳洲第一大城雪梨已超越倫敦和紐約,成為全球房價第二高的城市、僅次於香港。
房價太高、房屋租稅政策有利投資客等,都讓首購族心有餘而力不足。首購族抱怨他們根本敵不過投資客,其中爭議即是將房市變成投機金融資產的稅收優惠,讓首購族抱怨無法與利用「負扣稅」 (negative gearing) 降低稅收的投資人競爭。
如今,澳洲年輕人的「買房意願」大幅減少,25歲至34歲的年輕人僅有45%擁有房地產,自 1980 年代以來銳減 16% 。澳洲國立大學的調查顯示,近九成的澳洲人擔憂未來世代買不起房子,許多中階薪資勞工,連自己所服務社區內的房價都負擔不起,也讓愈來愈多年輕人為了存錢,選擇繼續跟父母同居,進而延後婚姻或生育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