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還記得嗎?去年蘇迪勒颱風襲台,造成大台北地區自來水濁度飆高民眾被迫使用濁水三天,引發民怨。環保署今(18)日表示,為強化飲用水水質管理,進一步提升飲用水品質,預告修正飲用水水質標準,擬加嚴修訂的項目包括鎳、汞、亞氯酸鹽、氯乙烯、甲苯及二甲苯,另考量國人對飲用水的觀感及品質要求日趨提升,修訂災後適用的溴酸鹽及濁度標準。

環保署說,在87年訂定發布飲用水水質標準,並歷經5次檢討修正,目前飲用水水質標準管制項目共計68項。因應環境變遷、科技發展及國際管理趨勢檢討飲用水水質標準,經評估國內現況及環境背景,蒐集世界衛生組織、美國、加拿大、歐盟、英國、日本、澳洲、紐西蘭等國家飲用水水質標準、毒理資料及相關規定,並綜合考量各國訂定標準所援引風險評估資料後,提出本標準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這次修正重點如下:
一、修訂加嚴第三條化學性標準之影響健康物質中之重金屬二項-「鎳、汞」、消毒副產物一項—「亞氯酸鹽」及揮發性有機物三項—「氯乙烯、甲苯、二甲苯」等六項物質之管制限值。
二、修訂刪除颱風天災期間「溴酸鹽」標準不適用之規定。
三、修訂第四條因暴雨或其他天然災害致飲用水水源濁度升高時,得適用之濁度標準。
四、配合第四條修正修訂第五條自由有效餘氯標準得適用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