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威爾評估關稅戰會讓滯脹風險加劇,而非現在已經存在。(圖/翻攝自facebook.com/federalreserve)
川普政府4月初祭出145%對中關稅,全球從越南46%到歐盟20%無一倖免,自1947年以來的自由貿易秩序被推翻,資本市場正在逃出美國。雖然美國資本市場崩跌是事實,但是近期財經媒體把不斷公佈的總經數據、聯準會資料一律打上「滯脹」顯現、聯準會「不」升息的邏輯,但是事實並非如此,起碼尚未到來,投資人須趕快盤整手邊資產。
雖然聯準會主席鮑威爾4月16日芝加哥演講警告滯脹,但是總體經濟數據總反映市場總是比事實發生還來得遲緩,現在公佈的一連串數據,印證的是此刻美國尚未受到關稅戰的迴力鏢影響,3月CPI僅2.4%、失業率4.2%、PPI-0.4為4.2%都處於溫和狀態,顯示美國尚未「滯脹」。
滯脹(Stagflation)是「經濟停滯(stagnation)」與「通貨膨脹(inflation)」的合成詞,指的是一個經濟體同時出現高通膨、經濟成長停滯甚至衰退,以及高失業率這三種狀況並存的異常現象。
這與一般的經濟邏輯相悖,因為通常在經濟成長放緩時,物價應該會趨緩,但滯脹卻打破這種關係,形成難以用傳統政策解決的困局。
目前美國物價壓力可控。2025年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2.4%,核心CPI 2.8%(BLS,2025-04-10),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增2.7%,遠低於2022年8.6%高點(。勞動市場穩健,3月新增非農就業22.8萬,失業率4.2%,低於歷史均值5.7%。商業活動雖放緩,4月綜合PMI初值51.2,仍高於擴張線50,顯示經濟溫和成長。
聯準會4月23日褐皮書進一步佐證,12個聯儲區中,5區微幅擴張,3區持平,4區略降。企業通報供應商因關稅調價,但多數未轉嫁至終端,緩解通膨壓力。服務業與零售則因出口疲弱承壓、勞動市場微降,招聘減緩但無大裁員)。這些數據表明,美國經濟未陷高通膨與停滯的滯脹陷阱。
鮑威爾4月16日警告,若通膨與放緩並存,貨幣政策將進退維谷,這句話的脈絡,是把關稅會對美國造成的影響放進來看,而這個影響會在今年年中發生,也許是90天生效日後一兩個月,因此6月是否降息變得「進退維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