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馬斯克意外使特斯拉背上政治符碼。(圖/翻攝自馬斯克X)
特斯拉2025年第一季財報讓川普陣營炙手可熱的馬斯克感到了一股寒意,2025年Q1營收193億美元,年減9%;淨利4.09億美元,暴跌71%。放眼望去,特斯拉正在萎縮的市場,除了本身就受到廉價電動車侵蝕之外,這家汽車公司意外背負上不可承受之重的政治符碼,原本在歐洲頗具魅力的馬斯克因挺德國極右翼早在川普上任前,歐洲就出現「反馬」情緒;再加入DOGE之後,美國特斯拉門市更成了民眾抗爭焦點,財報公布後馬斯克承諾會減少在DOGE的時間,然而,考驗重重的特斯拉要如何起死回生?
自2025年1月馬斯克投身DOGE,特斯拉不再是純粹的汽車公司,而成了「反川普、反美國」的政治符碼,加之關稅戰火燒身,推高上海廠成本8%,Model S/X因高關稅停售中國。價格戰更殞地,比亞迪低價車正在搶走市佔,特斯拉全球份額跌至9.3%。財報慘淡,馬斯克若再不行動,特斯拉恐淪政治與市場的犧牲品。
在歐洲,柏林充電站遭抗議者縱火,德國與法國銷售暴跌45%;在美國,波士頓與紐約展廳外示威不斷,「賣特斯拉」成為抗議口號。這家曾以綠色夢想征服市場的車廠,莫名承載不該有的政治怒火,Q1交車量與營收雙雙告急。馬斯克的川普結盟像一把雙刃劍,點燃抗議烈焰,卻也逼他回頭專注特斯拉,未來可能有兩條路可走。
一是自駕點燃訂閱熱,特斯拉Cybercab機器人計程車將於6月奧斯汀試營運,2026年衝刺「百萬輛全自駕」,採訂閱模式(月費100美元/車)若覆蓋10萬輛,年增12億美元收入。馬斯克需爭取聯邦豁免,壓低初期虧損。二是其能源與服務補缺口,特斯拉Q1能源儲存營收年增67%至27.3億美元,毛利率20%,2025年上海Megafactory投產估達40億美元。服務營收(充電、保險)年增15%至26.4億美元,2025年可達30億美元。馬斯克需優化供應鏈,減關稅5%成本增。
馬斯克須快刀斬亂麻,減DOGE參與穩住投資者信心,但要讓特斯拉重現光芒,他必須讓科技夢想蓋過政治噪音,才能讓特斯拉的光芒再次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