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蔡明彰觀點》地緣政治+川普效應 台股「1族群」異軍突起!最多狂漲50%

文/財經專家 蔡明彰

國機國造的空軍新式高級教練機(圖/資料照)

▼▲國機國造的空軍新式高級教練機(圖/資料照)

國機國造的空軍新式高級教練機(圖/資料照)

川普總統關税戰恐引發美國經濟衰退,而美國是台灣最大出口市場,台股3月大跌2357點創史上最大單月跌點,今年也轉為負報酬。台股兩大權值股台積電及鴻海受AI泡沫疑慮衝擊,今年股價叫喊不叫座,目前都是下跌狀態,套住不少投資人。

軍工股眾人皆跌我獨漲,今年來與國防支出相關的股票幾乎檔檔逆勢表現,負責勇鹰高教機的「漢翔」(2634),今年股價上漲20%,航太零件的晟田(4541)大漲50%。

軍工股 4月2日收盤量價(圖/翻攝自Yahoo!股市)

▲軍工股 4月2日收盤量價(圖/翻攝自Yahoo!股市)

為何軍工股今年異軍突起?地緣政治及川普效應是兩大主因。全球地緣政治有二大焦點,俄烏戰爭及台海緊張,川普要求北約會員國提高軍費支出3成,未來俄烏戰爭結束,北約自己保護歐洲軍事安全。以德國為例,汽車、能源、電信等主要工業今年獲利前景衰退,德國國會通過5000億歐元財政支出法案,可用於國防,因而軍工產業不止今年並且未來10年獲利快速成長。德國最大軍工企業萊茵金屬今年股價大漲123%,市值超越福斯汽車,形成造車不如造坦克的現象。高盛追蹤的歐洲國防股今年第一季大漲7成,顯示所有歐洲國家都必須提升國防開支,軍工產業成最大受惠者,立刻反應在股價飆漲。

歐洲軍工股模式也將複製在台海兩岸。川普生意人性格,拉高兩岸軍備競賽,美國漁翁得利,要求台灣國防預算提高至GDP 5~10% ,台灣已編列今年國防預算6470億元,占GDP2.45%,將再增加1500億元總計8000億元達到GDP 3%,來回應川普政府。中國今年國防預算1.78兆人民幣,約是8兆台幣,中國人口是台灣60倍,但台灣大舉提高國防預算到8000億元後,中國國防預算是台灣的10倍,而過去大致是12~13倍。今年來大陸股市的軍工股靜悄悄大漲,尤其是供應海軍装備的股票,具有官方色彩的海蘭信,從川普上台的1月下旬到現在,股價大漲1倍 。

多數投資人認為提高國防預算對國内軍工產業幫助有限,絕大多數國防預算用於對美國武器採購。這種說法似是而非,美國軍火商雷神技術今年營收估840億美元,台灣的愛二性能提升及愛三採購案,自2007~2017年總計1791億元,折合54億美元,平均1年5億美元,對這家生產愛國者飛彈廠商算是小咖客戶。

2022年9月30日萬噸級玉山艦交艦時盛況(圖/資料照)

▼▲2022年9月30日萬噸級玉山艦交艦時盛況(圖/資料照)

2022年9月30日萬噸級玉山艦交艦時盛況(圖/資料照)

蔡英文總統任内推動國機國造、國艦國造,國内軍工企業規模很小,撥出一些國防預算這些軍工股就吃飽。漢翔負責勇鹰機隊66架,迄2024年已交機43架,今年再18架,每架造價7億元,今年收入上百億元,漢翔去年營收393億元,來自國防收入的比重很高。還有重要原因要發展自主國防,目前我方已付錢但美方未交付武器高達200億美元,若台海爆發戰爭恐台灣武器不足,因此部份國防預算必須投入國内軍工,在今年全球景氣不明對比下,軍工產業可望篤定成長。

【三立新聞網免責聲明】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財經重點
推薦專題

作者簡介
1986年進入證券業迄今近40年,為國內第一批分析師,國內公認的金融股權威,注重股票投資價值及基本面,鍾情研究分析,對於總體經濟的研判,尤其是資金情勢及利率分析有獨到見解。
GCS 2025 春季例行賽W6D2-2025/04/05《Garena 傳說對決》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2025台灣祭 美秀集團.滅火器.宇宙人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