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台灣出口美國將面臨32%高關稅衝擊,半導體暫免課稅只是延後爆發。川普意圖明確:逼全球資訊產品回流美國生產!(圖/翻攝自The White House)
美國前總統川普強勢出招,正式亮出「對等關稅」這張王牌,全球貿易格局即將進入新的風暴眼。資深財經專家阮慕驊指出,此次關稅政策已不只是政治口水戰,而是貿易戰真正的引爆點。阮慕驊表示:「美國提出的『對等關稅』政策,設定全球基準稅率為10%,針對多國更祭出高額關稅。像是中國34%、台灣32%、越南46%、柬埔寨49%、日本24%、韓國25%、印度26%,都是重災區。」
針對外界關注的半導體議題,阮慕驊分析,目前美國確實對半導體產品暫時免課重稅,但這可能只是延後實施,「晶片稅只是暫緩,不代表不課。」他補充,2024年台灣積體電路出口美國金額為74億美元,僅占整體出口比重的4.5%,顯示美國本土終端消費品對台灣晶片的直接需求相對有限。
「大部分台灣半導體產品是出口到其他國家進行組裝後,再轉往美國。最終還是會被成品關稅波及,根本逃不掉。」阮慕驊強調。
談到川普這一招的背後用意,阮慕驊直言:「這根本是逼所有資訊產品的組裝廠搬到美國去。不管你在越南、柬埔寨還是中國製造,只要出口到美國,就要面對重稅。與其如此,不如直接移回美國設廠,因為晶片進口不課稅。」
這一政策不僅讓許多台廠陷入兩難,就連國際品牌巨頭也面臨壓力。「蘋果頭大了,盤後股價跌了7%。那台積電(TSMC)呢?台廠壓力山大。」他語帶沉重地說。
針對高關稅名單的分析,阮慕驊指出,受影響最深的多為台商重要據點,包括柬埔寨(49%)、越南(46%)、孟加拉(37%)、泰國(36%)等,涵蓋了紡織、鞋業、電子零組件與汽機車零件等多個領域。他認為:「這些地方原本是台灣供應鏈的重要環節,現在卻成為高關稅的重點目標。」
面對如此嚴峻的挑戰,許多人會質疑:「關稅不是由美國進口商負擔嗎?台廠為何要擔心?」對此,阮慕驊提醒,現實情況恐怕沒那麼單純。「美國進口商當然會要求台廠分擔關稅成本,價格戰會直接壓縮台廠利潤。」
至於全球可能的應對手段,他推估,歐盟與加拿大可能聯手回擊,屆時川普是否再加碼提高關稅,尚待觀察。「中國方面反應應該不會太激烈,因為34%的稅率基本符合預期;但其他國家會不會尋求協商?問題是,能拿什麼來交換?」
「川普心中想要的,恐怕不只是降關稅這麼簡單。」阮慕驊最後語帶玄機地說,「川爺下一張牌,很可能馬上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