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美股3月重挫,納指單月跌幅創2022年以來新高。(示意圖/PIXABAY)
美國股市在3月遭遇2022年以來最慘烈的單月表現,投資人彷彿陷入一場無休止的噩夢。截至上週五下午,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IXIC)本月重挫逾8%,標普500指數(SPX)下跌6.27%,道瓊斯工業指數(DJI)亦下滑5.15%。市場劇烈震盪的主因之一,是總統川普加劇了與主要貿易夥伴間的摩擦,頻繁調整關稅政策,引發資金恐慌出逃。
月初,川普針對墨西哥、加拿大與中國加徵高額關稅,並宣稱將於4月2日實施「對等關稅」,甚至將當天定為「解放日」。上週更進一步宣布,4月3日起對所有進口汽車徵收25%關稅,加深市場不安。白宮的政策不確定性導致納指與標普雙雙跌入10%以上的回調區,聯準會維持年內兩次降息的預測也僅短暫提振市場情緒,但隨即又被惡化的消費者信心與通膨疑慮所沖淡。
Nationwide首席市場策略師Mark Hackett指出,3月上半月美股遭遇情緒驅動的拋售潮,市場迅速自高點回調,目前雖處於橫盤整理,但過度悲觀的情緒也可能孕育反彈契機。他認為,「市場的鐘擺似乎已過度擺動,現正醞釀一波反彈。」
事實上,從歷史經驗來看,4月具備「季節性回血」的潛力。《股票交易年鑑》指出,自1971年以來,4月通常是美股三大指數表現第二佳的月份,僅次於12月,尤其在總統選舉後的年份,道指與標普的表現更為亮眼,納指亦排名第三。
另外,根據美國個人投資者協會(AAII)調查,截至3月26日當週,看空未來六個月市場的投資者占比降至52.2%,雖較前一週的58.1%下滑,仍屬歷史極端水準。Hackett指出,極端悲觀情緒常被視為反向指標,顯示市場可能接近底部。歷史數據顯示,當情緒跌至如此低點後,標普500指數往往能在接下來6至12個月內錄得可觀漲幅。
不過,儘管市場技術與情緒層面釋出觸底訊號,經濟基本面卻與消費者情緒出現「脫節」現象。最新數據顯示,美國3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逾兩年來新低,雖然2月PCE物價指數年增0.4%,略低於預期,但整體經濟前景仍令人憂心。
展望4月,投資者將密切關注4月2日川普的關稅決策是否為政策不確定性帶來轉機。同時,隨著財報季臨近及市場仍存波動風險,Hackett提醒:「抄底美股非常困難……V型反彈並不常見,市場動盪可能還未結束。」上週五,美股再度大幅收黑,道瓊跌逾700點、標普下跌近2%、納指重挫2.7%,為4月走勢增添更多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