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邀集相關部會,就推動台灣金融市場發展進行專題報告,圖為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圖/記者師瑞德攝影)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近日舉行專題報告,邀請中央銀行、金管會、財政部、經濟部及國發會,針對「如何促進台灣金融市場規模發展之執行策略」提出說明,多位立委針對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推動、國際資金流動障礙、金融人才回流、境外投資路徑等議題踴躍質詢。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則詳盡回應政策規劃與制度設計,展現推動金融市場國際化的決心。
民進黨立委吳秉叡表示,台灣資金逐年累積,若無妥善引導,可能出現資金集中於少數資產、導致價格不合理上漲的現象,例如不動產市場。他建議應引導資金投資海外,尤其在美國對貿易逆差敏感情勢下,台灣去年對美貿易順差達739億美元,排名第六,應鼓勵企業與個人在美投資,並尋求與美方建立雙向互惠投資機制,讓台灣個人能直接進入美國市場,免除高成本的複委託機制。
彭金隆回應指出,推動OIU業務的初衷,就是希望將龐大的國內財富引導至合理配置,不再過度集中於單一市場。他表示,OIU業務基期低,加上疫情期間發展受限,因此金管會已放寬多項保險商品限制,鼓勵業界參與,未來可望見到明顯成長。他強調:「台灣市場規模有限,無法吸納全部資金,因此勢必要透過專業資產管理方式,引導部分資金投入海外,同時提升金融體系效率與穩定性。」
對於林德福委員關注OIU業務的未來發展與目標客群選擇,彭金隆表示,目前金管會優先鎖定流動財富客群,因其資產配置彈性高、投資動能強勁,但也不會忽略穩定資產族群。他指出:「台灣金融業對高淨值客戶服務仍有待提升,我們會透過政策引導與法規調整,擴大產品多樣性,使國內資產管理業能與國際接軌。」
彭金隆也坦言,現階段台灣投資人前往海外市場仍需仰賴複委託機制,直接參與美國市場成本高,包括會員費與保管銀行費用等都是實質障礙,因此金管會正請相關部門研究是否可建立與美國的平等互惠機制。他強調:「國際資金會尋找降低交易成本的途徑,若台灣能在制度上更具彈性與便利性,將有助促進資金雙向流動,也可吸引外資回流投資台灣。」
此外,面對香港因地緣政治風險而造成金融中心地位下滑的現象,彭金隆表示,香港與新加坡競爭激烈,過去幾年新加坡已吸引大量金融業者進駐。對於台灣而言,雖然不見得能在優惠政策上與其他金融城市抗衡,但台灣產業完整、創新能量強,是吸引資金的一大亮點。他表示:「我們近半年來已推動近二十項法規鬆綁,目的就是讓境內外資金更容易流動,提升台灣市場的吸引力。」
針對國際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下滑至第69名,彭金隆強調台灣的實際表現遠優於評比結果,推測可能是數據提供與國際溝通不足所致。未來金管會將加強對外宣傳、強化國際交流,期望兩年內能提升10至20名。他補充:「我們會持續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整合OBU與OSU功能,首波示範原則明天就會公布,最快四月開放申請。」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則針對緬甸情勢突變,詢問銀行業者投資風險管理情況。彭金隆回應,事件發生後即啟動調查,目前已確認我國銀行在當地資產與人員皆無虞。此外,對於101大股東餘承中持股變動、是否反映市場信心問題,彭僅表示該屬個別公司股東策略行為,不便評論,但強調公司過去獲利穩定,市場仍具基本面支撐。
民進黨立委郭國文則聚焦基本面問題,指出國內ETF費用率偏高,不僅影響投資意願,也損及勞保基金效益。彭金隆坦言,目前費用率確實偏高,已要求業者應合理讓利,而非僅追求股東報酬。他強調:「金融市場的發展不能只看業績,還要考慮投資人的長期利益,這是我們督導的重要原則。」
針對資產管理業的法律架構不清,郭國文認為應明確定義、考慮設立專屬執照,並推動修法。彭金隆表示,目前多透過投信、投顧機構執行資產管理職能,但因涵蓋範圍廣,包括私募基金與放款投資等,未來會考慮研議專法修訂。此外,針對金融印花稅重複課稅問題,他指出金融業繳納印花稅占全體的61%,金管會已與財政部持續溝通,盼能推動更具競爭力的租稅制度。
至於郭國文建議在南部設立金融人才培育基地,彭金隆表示,金管會已在高雄設有金融研訓院分院,並與中山大學、政大合作成立國際金融學院,未來將積極與地方政府協調,強化區域平衡與資源下沉。
彭金隆最後強調,台灣民間資產規模龐大,國內金融服務應加快升級與國際接軌。金管會將持續推動制度改革、資金自由流動與法令鬆綁,致力打造具台灣特色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提升整體市場深度與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