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魚湯熟了!高雄後勁溪「大量浮屍」飄臭民眾嚇壞...環保局:活活熱死

記者簡榮良/高雄報導

大群魚屍翻肚漂浮在高雄後勁溪,民眾見狀通報環保局到場檢測,發現是水中溶氧量偏低。(圖/翻攝畫面)

▲大群魚屍翻肚漂浮在高雄後勁溪,民眾見狀通報環保局到場檢測,發現是水中溶氧量偏低。(圖/翻攝畫面)

又天氣熱惹的禍!昨(1)日才傳出有民眾的行動電源因為天氣悶熱冒煙起火,不料,同一天有民眾發現高雄後勁溪有「大量魚屍」翻肚浮上水面,伴隨惡臭,隨即通報環保局到場檢測水質,發現是「天熱導致水溶氧偏低,才會有大量魚類死掉」。

環保局指出,人員於德惠橋檢測水質,PH值為7.97、水溫32.7℃、溶氧1.44mg/L、導電度717μS/cm,除水中溶氧較低外,餘數據無異常。因此,初步研判,天氣炎熱,溶氧偏低,是魚類死亡主因。

環保局人員檢測水質,數值皆無異狀,唯獨溶氧較低,推測是魚群死亡主因。(圖/翻攝畫面)

▲環保局人員檢測水質,數值皆無異狀,唯獨溶氧較低,推測是魚群死亡主因。(圖/翻攝畫面)

根據環境部資料顯示,當水溫上升,水中溶氧量就下降,反之水溫降低,溶氧量就會上升。魚類基本存活的要求水中溶氧至少要3mg/L或4mg/L以上,連日高溫降低水中溶氧量,當水中溶氧低於2mg/L時可能就會造成魚類缺氧死亡。

環保局表示,後續已通報水利局清除死魚,將持續加強上游工廠稽查工作。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