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俞安、劉安晉/高雄報導
這個被投訴的喜見寺,實際回到現場,廟方也回應,目前整塊地屬於一位法師,關於宗教建物的部分也已經申請用地變更,目前要補建照申請,認為是土地買賣導致跟親戚的糾紛,才會引發後續的投訴!不過,農業局也根據土地使用規定,判定在溝渠旁的小木屋跟部分建物都是違建,要申報拆除!

▲喜見寺違建的小木屋,就蓋在灌溉渠道旁邊。
記者:「這裡就是被投訴的寺廟,整排小木屋離灌溉渠道非常近,也被查出部分建物違法使用。」

▲土地使用標示為「農業用地」,上面沒有農作物,卻有好多棟房小木屋
整片綠油油的農地長出大量違建,規模堪比渡假村,喜見寺到底什麼來歷?時間回溯到2009年,當時地圖街景上這裡還叫做妙雲精舍,2012年大門口也是妙雲精舍招牌,直到2023年變成喜見寺,建物也從白色鐵皮屋,增建到溝渠旁都有小木屋。
附近居民:「他們現在已經買好了,他們也跟水利換地了,跟水利地換的。」
2019年國土測繪圖中,這塊地還沒有建物。土地本來屬於一位法師,過戶旁邊土地給親戚,5年前現在廟方跟法師買剩下的地,因為溝渠淹水問題,被親戚不斷投訴。
遭投訴廟方:「賣給我們就是寺廟用地,當初跟他買的時候,這邊的價錢一分地才60、70萬。」
但從地籍圖上看,整塊地只有261地號在民國100年申請宗教用地,但周圍的260地號是特定農業用地優良農田,應該要種農作物,卻長出房子鋪滿水泥,規模還越變越大。

高雄市民政局主秘吳永揮:「還沒有取建物執照,列管持續的就是輔導。」

▲喜見寺的土地使用及相關違建,後續農業局、地政局、水利署會繼續調查。
宗教用地這一塊,新建道場根本沒申請建照,也屬於違規,供師傅居住的整排小木屋,更蓋在了水利用地上,旁邊緊鄰灌溉溝渠。水利署高雄管理處查出,共遭占用水利地350坪,會要求廟方補繳占用金,未來要拆除還是輔導改善,農業局、地政局、水利署全都動起來要查清楚。